人民网健康·生活

心态浮躁愁就业 思想空虚没目标

大学生心理观察:厌学情绪弥漫高校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 刘志雅 ●邓玉琴

2016年12月16日08:40 来源:人民网―生命时报

  方敏在中学的时候是个热爱学习、成绩优异的孩子,可上了大学一个多学期后,她发现自己越来越厌恶学习。本来准备认真复习的,结果6小时只看了几页书;上课常常听不进去,要么玩手机,要么看小说;平时宁愿无所事事也不爱看书;到最后能逃的课都逃了。 

  在大学校园里,像方敏这样有厌学情绪的学生并不少见。国内某高校曾调查发现,超过60%的大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厌学情绪,其中10%~20%的大学生严重厌学,厌学俨然成了高校“流行病”。是什么原因让学生在十二年寒窗苦读后变得不爱学习了呢? 

  社会浮躁之风是大背景。如今“金钱万能,读书无用”的观点大行其道,知识、学历的贬值让莘莘学子(尤其是家庭条件不那么富裕的学生)开始怀疑读书的价值。加上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从入学开始就迷茫、焦虑,根本静不下心来读名著、搞学术,就焦急地奔向人才市场。丧失目标也是学生没动力学习的原因之一。以前的目标是上大学,挨过高中的苦,很多人到了大学就感觉“解脱”了、放松了、自由了。然而,失去目标感的自由的代价就是思想上越来越空虚、消极,行动上越来越懒,做什么都不起劲,于是很多学生就终日浑浑噩噩直到毕业。除此之外,没考上好大学、专业不理想、家庭的纷扰等,都可能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轻度的厌学,每个学生在不同阶段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通过自我调整一般能克服。但严重的厌学情绪不仅让学生学习效率低下,还会导致退学、离家出走等极端行为。所以,及时遏制厌学情绪的发展、蔓延很有必要。以下有几点建议: 

  端正态度。大学不是苦难的终结,也不是进入社会的踏板,而是“育人”的园地。大学生应该珍惜校园单纯、宁静的环境,潜心学习,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学习能力、交际能力等,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树立目标。要过怎样的人生,这是每个大学生应该积极思考的问题。大学以后的努力不能只围绕考试,要及早进行职业规划,然后按着自己想要的生活去布置当下的每一步,而不是得过且过。

  培养兴趣。如果因课业繁重、考试压力而感到力不从心,可以多参加校园内的各种课外活动,拓展自己的思维、活动范围。这一方面能让你不再纠结于眼前小事,另一方面对兴趣的热爱能激起对人生的热情,从而积极投入到学习、生活当中去。 

  找到伙伴。好的人际关系能让烦恼减半,快乐加倍。在校期间,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分享自己的苦与乐,并肩作战,有商有量。你会发现,在彼此的陪伴下共同进步是件幸事。▲

  

(责编:权娟、许心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