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171)格桑平措先进事迹

2016年12月09日14:56 来源:人民网-人民健康网

 

 

格桑平措,西藏山南市藏医医院。

格桑平措———男,藏族,中共党员,藏医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导师,西藏自治区名老藏医,政协西藏山南地区委员、西藏自治区第五届、六届人大代表,中华医学会西藏分会理事、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理事、西藏山南地区藏医医院名誉院长。

格桑平措——一位永远跟随共和国脚步的民族医药领路人。该同志作为西藏民主改革之后,从当时的西藏拉萨药王山藏医学校毕业出来的首批藏医药莘莘学子,也是至今为止,全区范围内为数不多的深受广大藏医届公认和爱戴的德高望重的名老藏医专家之一。自从事藏医药工作50余年来,带领山南藏医药后继力量,始终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和深刻领会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坚定不移地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始终从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区党委和地委保持高度一致。

格桑平措——一位在藏医药届德高望重的名老藏医。该同志自8岁起有幸在当时的西藏噶厦政府所属布达拉宫私塾院学习藏语文知识,15岁起在当时的西藏藏医药最高学府之拉萨药王山藏医学校土旦次仁门下学习藏医药理论知识。17岁起在拉萨门子康边工作,边学习藏医临床实践及藏药制药技术等,先后有幸在已故门子康首任院长欠绕罗布、已故国医大师强巴赤列、已故门子康老藏医贡嘎、已故西藏藏医学院著名藏医药教授桑旦、已故门子康名老藏医伦珠等门下吸取藏医药理论及实践经验。从医50余年来,该同志始终致力于藏医药事业继承、发扬和发展为己任。

坚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身专业理论与实践技能不放松。几十年来,作为医院的学科带头人,他能坚持每周星期一,四上午在门诊上班接诊,坚持每周三,五在病房参加大查房工作,坚持参加死亡病例讨论和疑难病例的会诊等,通过类似的临床实践活动,不仅为藏医药后继力量给予指导同时,也使自身临床经验技术得以进一步提升。特别是他自身在对慢性萎缩性胃炎、高血压、支气管炎、糖尿病等疑难病症诊治方面积累了独特的经验。先后发表过《藏药剂量手册》、《临床经验为论据》、《藏药对治疗萎缩性胃炎临床研究体会》、《科学分析尿液能治疾病的初步论述》、《山南地区名老藏医简介》、《雅砻是藏医药发祥地》、《论两种心脏疾病》、《谈胃恶性肿瘤的诊治及预防措施》、《依靠科学,管理医院》等论文。由他和本院已故专家加央伦珠一起多年潜心研究,并亲自参与指导研制的藏药“汤庆卡擦尔”、“堆兹窍门”和“强伦丸”等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本院藏药制剂品种在治疗相关疾病方面发挥着独特的药效。

坚持奉行藏医自采、自制、自用和放血、艾灸、拔罐、药浴等独特优势不放松。从医50余年来,每年采药季节,他带领年轻的藏医药后备力量,上山认药、采药,并且亲自参与医院药厂或制剂室的藏药制药指导工作。尤其在他的带领和亲自指导下,1990年山南藏医历史上第一次仁青“坐台”炼丹成功。不仅填补了山南藏医药历史上无藏药“坐台”炼制的历史空白,而且使我地区藏药炼制技术始终走在了全区藏医界前列。炼制“仁青坐台”作为藏药原料配制技术中,技术含量最高,制药难度最大,承担风险性最高的一项技术。“坐台”称为药中之王和甘露,是配制“然那桑培”、“常觉”、“芒觉”等名贵藏药和普通藏药加“卡察”增效的必备原料,是藏药原料中的极品。截至目前我院已在格桑平措等老一辈专家的技术指导下,不仅成功炼制了六次仁青“坐台”,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出了一批年轻后辈继承学徒,使此项技术得以很好的继承和发扬。

坚持培养年轻藏医药后辈力量为己任,传思想、授经验毫无保留。作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导师。授课、收徒、著书作为他奉行将自己的学术思想、技术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后辈学徒的三大法宝。几十年来,他向医院在职青年医务人员、来院进修人员、实习学生以及师承学徒,通过专题讲座、跟师传道、床边指导,编辑教材等形式,使自己的学术思想、临床技术经验毫无保留地予以传授。数百名藏医药人才在他的教导下得以成长,数十名师承门下弟子在他的教导下得以顺利出师,其中包括荣获中国医院优秀院长、现任西藏山南地区藏医医院院长、主任医师扎西次仁。他亲自参与指导编辑成册的《西藏自治区藏医三基训练》、《西藏自治区藏医外治指南》、《西藏自治区基本藏药目录之藏药配方》、《国家基本藏药目录之临床应用指南》、《全地区藏医基本护理临床操作规程》、《藏医常见病操作规程》、《常见急诊病例藏医诊治常规》、《藏医十项适宜技术操作指南》等通俗易懂的藏医临床实践教材已成为全区范围内相关专业主要教材,为后人学习实践相关专业理论及实践提供了很好的指导帮助。

坚持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为藏医药事业发展呕心沥血、建言献策。履行职责、建言献策,为藏医药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争取各方支持是格桑平措同志作为曾任西藏山南地区政协委员、西藏自治区人大代表的全部希望。在他和类似象他这样藏医届权威人士的共同努力与呼吁下,使全地区乃至全区上下形成了保护有限的高原野生藏药材资源意识,作为政府层面也层层出台了关于保护生态、保护藏药材等高原濒危资源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使藏药材资源得以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在他的积极、努力与争取下,作为他所在原先山南地区人民医院藏医科于1987年正式升格独立县级单位,与地区人民医院同级,且在短短十几年内医院门诊大楼、住院大楼、制剂楼、文化博物馆、特色大楼等相继列入国家、自治区和援藏省市重点建设项目,相继建成投入使用。在他的积极努力与呼吁下,为使山南藏医药事业发展壮大,为从根本上解决农牧区缺医少药等现实困难,山南藏医医院成立初期,经上级有关部门同意,他从民间聘请了我院已故专家、自治区名老藏医、藏医主任医师、祖传藏医大师在内的数名当年在民间的老藏医到山南地区藏医医院工作;在他的努力下,1992年西藏山南地区行政公署与瑞士红十字会合作在吐蕃故都所在地,现在的西藏山南琼结县境内开办了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琼结松赞藏医学校,所收47名学生全部为来自西藏山南地区各县农牧区具有一定藏语文基础孩子,经过历史六年的培养,这批学生全部按照从哪里来到哪里服务的原则,已在各自的家乡正发挥作用,有的已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乡村医生。在他的积极努力与建言下,1992年西藏山南地区行政公署与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合作,在首都北京成立了藏医药在祖国内地的首个宣传窗口——北京藏医医院。山南地区藏医医院作为合作的具体执行医院,先后向北京藏医医院选派了各级各类藏医药专家,提供医院临床所需藏药等,为北京藏医医院在首都顺利开办做出了积极贡献,也为向国内外展示藏医药文化在祖国大家庭中得以有效保护、继承、发扬和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格桑平措——一位藏医药在雅砻大地上得以有效传承的奠基者。1972年根据组织安排,该同志调离拉萨门子康到西藏山南地区人民医院藏医科工作。当时的藏医科仅有三名藏医药工作人员。他既是藏医科的负责人,又是藏医科的医生。来到新的工作岗位上,一切从头开始。虽说,西藏山南雅砻作为藏医药在内的藏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但当时的山南雅砻藏医药几乎没有一席之地,社会主流医学和人民所推崇和信赖的仍属现代医学。面对简陋的藏医药工作环境和势单力薄的藏医药工作力量,激起了他立志藏医药在雅砻大地上再度崛起的决心和信心。他在积极配合其他几名同事,在完成藏医科日常的管理、诊疗、自采自制藏药等基本工作的同时,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通过从民间聘请老藏医、从当时的藏医卫校藏医班等吸收新鲜力量等形式,不断壮大藏医药工作力量、不断完善藏医药服务功能,历经二十余年的风雨历程,医院的规模、人才队伍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医院的技术力量、特色优势等居于全区乃至全国同行前列。使山南藏医医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当初的地区人民医院的一个藏医科室,发展成为了如今的集藏医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教学、科研、文化以及生产藏药于一体的综合性民族医医院。医院率先在全国范围内被列为全国中医示范医院,率先在全区范围内创建成为了二级甲等藏医医院,率先与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合作在首都成立了藏医药在祖国内地的宣传窗口—北京藏医医院。医院先后被国家、自治区、地区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国家级中医药文化建设示范医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泡制继续教育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病建设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藏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项目承担单位;国家级第二批重点民族医医院建设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学科建设单位;国家和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西藏自治区先进集体、省级“青年文明号”单位、山南地区民主评议行风满意单位等。医院于2012年又一次在全区地市级藏医医院中接受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三级藏医医院评审,并于2013年元月正式升格为三级藏医医院,成为了藏南首家三级乙等民族医医院。一个“古有雅砻文化、今有山南藏医”的名气响彻全区,为日后山南藏医药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责编:许晓华、权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