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过后,莫忘补肾滋阴
上周日,我们刚刚迎来了霜降节气。霜降是秋天最后一个节气。进入霜降节气,预示着北京马上要进入冬天。东北风成为天气的主角,气温逐渐降到10℃以下。此时,天气逐渐转变为寒冷,清晨的屋顶可以见到覆盖了薄薄一层霜,所以称之为霜降。从祖国传统医学的角度来看,此时外界环境阳气下降,阴气上升,而致天地不通,阴阳不交,万物失去生机,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冬,提醒人们该御寒保暖了。人生活在自然界里,人体的生理功能往往随着季节的不同而有所变化,这就是“天人相应”“天人合一”。按照中医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四时理论,此时已经到了需要收敛温补的时节。
深秋时节进补,正合时宜。早在两千多年前,古人就已经意识到进补的重要性。《黄帝内经》中记载了深秋时节需要进补的养生之道,书中提到,在冬天的三个月里,水面结冰,土地冻裂,在这个时候应该收敛阳气精神,进补收藏,为抵御寒冷的冬天储藏能量。特别是肾虚肾寒,气血两亏,身体羸弱者,更要抓住深秋进补的时机,为过冬打下基础。适当进补可以改善体质,增强抵御外邪的能力,从而降低冬季患病的几率,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深秋进补要适当,但也不要“太过”,否则过犹不及。深秋进补建议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食补和药补方案。食补是适合每一个人的进补方式。中华历代养生一直提倡健康的饮食要“五谷为充、五果为养”,也就是说人体每天必须摄入一定量的主食和水果蔬菜。主食摄入不足,容易导致气血亏虚、肾气不足。每个健康成年人每日粮食的摄入量以400克左右为宜,最少不能低于300克。此外,一些食材具有特殊的功效,配伍得当,功效更强。海参炖瘦猪肉汤、虫草鸭块汤、花生大枣烧猪蹄、枸杞蒸鸡、丹参红花炖乌鸡、黑芝麻红枣粥等都是常用的滋阴补肾食疗方。当然,食补也要讲究节奏:体质弱、消化功能差的人,应该选择“慢补”;体质好的人进补要“平补”,不要过食油腻食物,以防产生内热而诱发疾病;脑力劳动者,素体虚弱者,在食补的同时可选择药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