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艾”情,你怎么看?

2016年09月29日15:22  来源:人民网-科普中国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性话题及性行为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一项针对高校生的摸底调查研究显示: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60.5%接受性解放、性自由,67.1%接受婚前性行为,近七成大学生接受未婚同居行为,而由此带来的性成熟期提前,婚育年龄推后,婚前性行为增加,意外怀孕增多,不安全流产增多,性病、艾滋病多发等社会问题对青少年的威胁越来越大。

2015年1月至10月北京新增艾滋病病例3000余例,青年学生感染人数上升较快。近两年,北京市大学生感染艾滋病每年新增100多例,以同性性行为传播为主;在上海,2015年共报告发现青年学生感染者92例,较去年同期上升31.4%;广州从2002年开始发现学生感染艾滋病病例,截至2013年底已累计117例,九成都是经同性的性传播感染。

在北上广等大城市高校艾滋病情上涨的同时,一些中部省份高校学生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比如说湖南大学生艾滋病患者8年竟上升37倍。

艾滋病为何肆虐象牙塔?

十几年前,艾滋病的主要群体是因卖血而染病的农民,而今性传播逐渐成为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大学生患者呈现增多趋势,尤其是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高校。社会对艾滋病的曲解与恐惧,也让这些感染了病毒的大学生们难以生活在阳光下,有些人甚至因此被剥夺了上学和就业的基本权利。飙升的数字背后,凸显的是对于这个特殊群体艾滋病防控的困境和全新挑战。值得追问的是,艾滋病是怎么在纯洁的象牙塔流行开来呢?

近年来,西方性自由思潮的侵袭,人们性观念受到碰撞。大学生最容易接受西方性解放的思潮。如今一些大学生夜不归宿,特别是在寒暑假期间,有的外出租房开始“假期夫妻”生活,把性行为当作“一场游戏一场梦”,当作对封建传统观念的一种挑战,甚至当做炫耀攀比的资本。2016年9月26日,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公布的《大学生性与生殖健康调查报告》显示,有42.9%的大学生只交往过一个恋爱对象,8.7%的人交往5个及以上。大学生的性观念、性心理、性行为虽然趋于开放化,可是对于性病知识的缺乏及预防能力却令人堪忧,他们不知如何保护自己,觉得艾滋病离自己很遥远,在发生性行为,特别是男男性行为时,并未采取安全措施。有些人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是被哪位性伴侣感染的,是否还有人因为自己而感染。

防艾真的带套就行?

高校“艾”情是一个健康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它摧毁的不仅仅是一个人,一个家庭,还有可能对整个社会造成不可忽视的危害。那么该如何有效预防高校“艾”情?一般的说法,避孕套的橡胶膜能有效屏蔽掉艾滋病的病毒,所以它是目前公认预防性病和艾滋病的有效手段。但它是不是可以百分之百屏蔽艾滋病呢?

打比方来说,汽车安装安全气囊。我们说安装安全气囊就安全了,但并不意味着让你去撞车,也不是说你撞车之后就百分之百安全。如果是安全的性行为,确实是单一性伙伴,而且保证你的性伙伴也就你一个性伙伴的话,使用安全套,当然没问题。但是如果不能有这样保证的话,你即便使用了安全套也应该注意。

为爱点灯,用心关“艾”

高校“艾”情数据的不断攀升,染“艾”患者最低年龄的不断刷新,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思和关注的信号。在发达、迅猛的网络社交技术面前,处在青春期懵懂阶段的青年学生很容易出于好奇,毫无防备地陷入危险的性关系中。国际上一般认为男同性恋者占成年男性人群的3%-5%,而我国男同性恋越来越低龄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甚至有少数中学生走进了这个“圈子”。最让人痛心的是,有一些孩子是因为觉得很刺激、很酷、很时髦而尝试同性恋。他们有些人是因为学习压力大而去尝试刺激,还有一些大学生特别是大一新生,在高考压力释放后的状态中迷失了自我,而做出一些非理性的行为,这些青少年反常的心理现象必须引起学生、家长、学校及社会的重视。

而对于那些已经感染艾滋病的青少年,一旦被医院确诊,应该立即有心理专家进行干预、关怀。这时他们心理最脆弱。有的因为自责害怕传染给伴侣,选择分手;有的因为就业要体检,放弃了从小的梦想;有的选择自杀……他们是最特殊的患者,身患艾滋病也让他们经常受到常人难以想象的歧视。他们虽然行走在城市、生活在阳光下,却丝毫感受不到社会的温暖。这导致艾滋病被感染者80%以上都有报复心理和逆反心理。如何为他们点一盏灯,使他们燃起希望,远离彷徨,给他们绝望的生命带去一点阳光,也许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图片来源:新华网)

“艾”与被爱,连着红丝带

红丝带是对HIV和艾滋病的国际符号,1991年在美国纽约第一次出现。它代表了关心,这一标志被越来越多的人佩戴,用来表示他们对HIV和艾滋病的关心,关心那些活着的HIV感染者,关心那些已经死去的病人,关心那些受艾滋病影响的人。红丝带成为一种希望的象征,象征疫苗的研究和治疗感染者的成功,象征HIV感染者生活质量的提高。红丝带代表着一种支持,支持HIV感染者,支持对未感染者的继续教育,支持尽全力去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疫苗,支持那些因艾滋病失去至爱亲朋的人。

作者: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医疗健康专委会 桂岚

本文由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医疗健康专委会主任委员王韬进行科学性把关。

“大医小护”供稿

(责编:姚欣雨、肖玲)

推荐阅读

解密:在太空如何保障健康 航天员吃什么食物? 太空飞行的营养保障,首先是能量的供给,和地球一样,还是早中晚一日三餐,合理配置能量和营养。同时根据飞行时段的不同和航天员的任务情况,合理安排食谱。 【详细】

人民健康大讲堂|营养“识”堂|保健养生

做做操就能让宝宝变聪明 真的那么神奇吗? 近日,网络疯传着一段“单奶奶被动操”的视频,一名42天的小宝宝,在北京某医院专家单奶奶的手中,完全成了一个“活玩具”,被动做着一些高难度的婴儿操,有些动作甚至看着都心惊胆战,单奶奶更是宣称这套被动操可以提高孩子的智商。各位奶爸奶妈们,你们觉得靠谱吗? 【详细】

人民健康大讲堂|营养“识”堂|保健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