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时报记者尹薇)2016年8月22日,随着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近日在京召开,围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做出的纲领性讲话,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与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率先组织上海市部分社会医疗机构负责人召开学习贯彻中央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座谈会。各家非公立医疗机构代表在学习党中央健康中国伟大的战略同时,也结合各自办医的实践进行了交流。
“中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开了以后,是我们中国卫生行业的春天,也是我们非公医疗行业的春天。”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郝德明首先强调习近平主席所发表的人民健康在民族与国家层面的重要意义和战略高度,并指出在国家推动整个医疗服务体系的大背景下,对于非公立医疗机构来说,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
“近年来,国家政策一直很支持社会资本办医,但是在具体执行存层面还缺少相应的可执行细则。尤其是人才的引进培养制度、医疗技术准入和大型设备的放开等方面应该给予非公立医疗机构公平的权利。”上海博爱医院院长孙太明说出了多位与会代表的共同心声。
“一个医疗机构从最开始立项到真正批下来,它的政策绝不仅仅是医疗政策,包括工商、环保、金融等等政策缺一不可。” 上海国际医学中心董事会秘书彭添智谈到了自己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体会。
“魏则西事件后,对非公立医院运行冲击很大,但并不是所有的非公立医院都是坑蒙拐骗。卫生监管部门和舆论不应该对民营医院天生带有偏见,民营医院不用政府拨款,事实上承担了很多公益和基层医疗的服务工作。”公立医院改制而来的上海曲阳医院院长丁秀丽讲述了最近刚遇到的一个案例:一位外地脑出血的患者,辗转来上海没有医院愿意接受,最后还是曲阳医院接受了这位患者,只用低廉的医疗费用让患者康复良好。舆论不应该只盯着个别事件,还是要看一个行业的主流。
上海文杰护理院院长张惠琴则认为,非公立医院也可以拾遗补缺,在基层方面做大作强,通过医养结合,为老百姓真正能够实现提供整个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疾病管理,但政府在医联体以及分级诊疗的“1+1+1”政策设计时,应将符合资质的非公立医院纳入其中。上海万众医院的院长韩建新则认为民营医院也应该建立自己的品牌,形成口腔、老年康复等特色专科。
上海和平眼科医院一贯敢于拼抢眼科最好的医疗资源服务于大众,但该院总经理柏承亮表示医院运营中遇到了一些人才引进问题,主要在医师多点执业方面无法突破,因此他希望政策层面还应给医生多点执业更多松绑,让医疗资源配置趋于优化。
“学习这次全国健康大会后我感觉到,我们国家正在从以医疗为中心逐步转向以健康为中心,以预防为中心。其中非公立医疗机构也能承担更多责任。”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副院长童永强表示。“比如我们在26个社区为8000多名居民进行了脑卒中免费筛查,对相关人员提供治疗和康复方案,获得了当地老百姓的好评。”
上海泰坤堂中医医院董事长武大圣建立了第一家中医互联网医院,他感觉到从2014年开始,国家对中医的政策一天比一天好。特别是习总书记发言中提到要着力推动中医药的发展,坚持中西并重,努力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的创新发展,要实施中医药的创新传承,打造中国标准和中国品牌——给了中医药空间。“我个人认为可能对于互联网作为一个新的手段中医药的机会比西医更大。我们要把这些变化认认真真的契合进来,实现中医药的中国梦”。
“打铁还须自身硬,民营医院建设自己的时候一定要规范建设自己。”上海爱尔眼科医院副院长刘立森也说出了在场众多非公立机构管理者的心声。
“如果不改变管理思路,我们跟国际上先进医疗方面的差距会更大。” 冬雷脑科医生集团创始人宋冬雷教授说。
上海天伦医院院长倪俊杰表示,社会办医的社会市场定位和功能应尽早的明确,比方说对社会办医实行等级评审,优胜劣汰。他还建议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把社会办医列入日常工作规范化。因为相当一部分的社会办医目前已经实行了医院的转型,朝着规范、专业的道路在健康的发展,所以急需政策的扶持,政策的落地,能够使有关管理部门能够真正的帮助国家在健康大产业这样的一个大目标中能够做出他们一份贡献。
“政策应该激发所有医疗机构的活力,应该认识非公医疗机构也是资源的重要组成,而不是只办公立医院,民营医院是卫生系统当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会长闫东方呼吁管理部门应该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完善质控标准。只要合乎规则,为大众健康造福的医疗机构就可以持续发展;而一旦医院有对患者健康不利或者不合乎医疗质量的行为,就可以一票否定,剥夺这类机构的行医资质。
在座众多非公立医疗机构也期待在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管理帮助下,结合非公立医疗行业的具体情况,更好的按照国家政策进行规范管理,切实提高非公立医疗机构的行业标准。让行业内有一个去伪存真的大浪淘沙的过程,留下更多愿意踏踏实实做事的机构为大众健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