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土豆: 怎么吃更安全

2016年07月28日09:42  来源:天津日报
 
原标题:土豆不放冰箱会产生毒素?

近来有网友问:“听说孕妇不能吃土豆?土豆里面含的毒素会让胎儿畸形吗?我吃了两个发青的土豆,把皮已经厚厚地削掉了,会有什么不良影响吗?”

要解答这个问题,先要说说土豆中可能含有什么样的毒素。

土豆为什么要制造毒素?

先来一起重新认识一下土豆吧。土豆,学名马铃薯,属于茄科植物。它天然含有一类微量的含氮甾类生物碱有毒物质,叫做龙葵素,也称龙葵碱或茄碱,通常以糖苷形式存在。对于土豆来说,这种生物碱是它自我保护的厉害“武器”,具有抗病、抗虫、抗霉菌作用,并起到防止其他动物啃食马铃薯幼芽的作用。

那龙葵素能毒到什么程度呢?龙葵素的毒性损害细胞的生物膜,和有机磷农药十分类似,会让人感觉到口舌发麻、恶心、腹泻、神志不清等,严重时可以致死。

2002年的一项研究还发现,即便是不会引起明显中毒的数量,土豆中的毒素达到一定数量之后也会伤害到肠道黏膜,从而引起肠道不适和消化功能慢性障碍,比如“肠易激综合征”(IBS)。

土豆可以带皮吃吗?

发芽土豆毒素有多少?在正常情况下,这种毒素在土豆中的含量非常非常低,不至于引起中毒问题。我国1995年发表的测定数据表明,含量最低的是普通土豆的去皮部分,按鲜重计算,100克土豆肉中的含量仅有0.014克;如果要连皮一起吃,则含量稍高一点,为0.026克。不过,如果土豆变绿,则100克绿色部分的含量升高至0.156克,而发芽部分为0.179克。

安全食用的标准是多少呢?要想放心大量吃,100克鲜重中的含量最好低于0.020克。对于这种毒素来说,大鼠的半致死量是75毫克/公斤,大约相当于50公斤重的人每天吃3.75克,相当于吃带皮土豆15公斤的水平。用这个量除以100,每天吃正常的带皮土豆150克,仍不至于引起中毒。

可见,没有发芽变青的土豆,如果能薄薄地削去皮,自然是最为安全不过的;不削皮的土豆,如果吃得不是特别多,也不会有中毒问题。如果吃发芽变绿的土豆,可就有相当大的中毒危险了。

研究者提示对于局部发芽变青的土豆,如果情况不太严重,只要厚厚地剜去芽眼,削去发青部分,仍然可以烹调食用。但是如果变青发芽的比例太大,则建议把土豆扔掉。

还好土豆中的毒素并不会在人体中长期积累,而会很快代谢掉。如果真的对毒素有反应,很快就会出现胃肠道不适反应。由于每个人的胃肠健康水平不同,那些胃肠功能差的人对土豆中的毒素会更为敏感。

当然,如果吃了去掉芽眼和发青部分的土豆之后,一天时间之内都没有任何不良反应,连消化不良和产气增加的症状都不曾有过,那么以后也就不会出什么问题了。所以,即使吃了发芽土豆也不用太担心。

如何保证土豆的安全性?

国内外的数据还发现不同品种和栽培条件的土豆,其中的毒素含量差异很大。一般来说,遭遇干旱、没有充分成熟、感染病害、被害虫咬伤的马铃薯,其中的毒素含量都会升高。在健康成熟的新鲜马铃薯当中含量最低。

储藏方面的研究也发现,土豆喜欢冷一点的环境,储藏的温度越高,其中产生的毒素就越高。国外研究发现,如果有光照,则7℃下24小时毒素含量会翻倍,16℃下变成4倍,24℃下甚至上升到9倍!因此,如果没有菜窖,土豆最好不要多买,及时吃掉最好。

在炎热的夏秋季节,土豆买来以后一定要及时放在冰箱里。冬春季节天比较凉的时候,也不要放在有暖气的室内,最好能放在冷凉的阳台。同时,最好用黑色或不透明的袋子包装起来,不要让它见光,免得土豆们蠢蠢欲动地准备发芽,提高毒素的含量。这种毒素在水里溶解得不是很多,所以用自来水浸泡效果不好。酸性条件下它才能部分溶解出来,而酸性条件下加热还可以破坏它。所以,烹调土豆的时候加点醋是个好办法,既能保证安全性,还能改善口味。

毒素也能变成良药?

近年来有研究表明,龙葵素虽然多吃有毒,少吃则可有治疗效果,因为它具有很强的抗肿瘤作用,对胃癌和直肠癌都有很好的抑制作用。这些研究再一次告诉人类,所谓“药食同源”之说,果真不谬。目前,人类在植物中发现的各种“抗营养因素”、“有毒因素”,毫无例外都能被开发成人类的保健品或者药品——多吃是毒,少吃是药。既然如此,我们也不必因为龙葵素的存在而对土豆敬而远之。只要储藏烹调得法,就能与毒素和平相处,和营养充分接触,美食、安全和健康三者可以兼顾。(范志红)

(责编:王珂园(实习生)、张希)

推荐阅读

空调能把米饭吹发霉?别逗了! 最近,网上流传着一个实验,一碗敞开的米饭在空调下放置三天后,表面出现大片霉斑。由此,实验者推断:空调中存在霉菌,将米饭吹霉了。 【详细】

人民健康大讲堂|营养“识”堂|保健养生

多地高温预警 晒伤热射病等5种高温病怎么防? 如此高温,堤防高温对身体带来的损害很重要,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以下五种常见的高温病,希望能帮助大家健康度过这个火辣辣的夏天。 【详细】

人民健康大讲堂|营养“识”堂|保健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