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健康·生活>>科普要闻

宝宝过早添加辅食易过敏【2】

我国两岁以下婴幼儿曾发生或正在发生过敏性症状的比例高达41%

黄蓉芳
2016年07月10日08:57 | 来源:广州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宝宝过早添加辅食易过敏

  误区

  以为过敏会自愈

  翟莺莺指出,婴幼儿过敏问题如此严重,跟家长对过敏问题的认知普遍存在许多误区不无关系,其中最常见的认识误区有以下五个。

  误区1.过敏会不治自愈

  翟莺莺认为,通常,当机体免疫系统遇到过敏原刺激时就会发病,离开过敏原刺激后,就缓解,因而常给人留下“好了”的假象。但其实,过敏是全身性疾病,在某段时间内往往是某一器官发病,误导人们以为“原病”好了而终止治疗。事实是,过敏性疾病的自然进程是,过敏原越来越多,症状越来越重。

  误区2.过敏原食物永不能再吃

  翟莺莺说,对牛奶、鸡蛋过敏的儿童,80%到学龄期会改善,因为孩子的免疫系统会逐渐发育完善,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发生过敏时不需要治疗。不过,对花生、坚果、鱼、海鲜过敏的孩子,可能只有20%到学龄期会改善,80%会持续终身。

  误区3.所有过敏原食物都不能吃

  翟莺莺认为,不能过于武断,尤其是当过敏原是营养必需品时或查出多种食物过敏的情况,最好找专科医师把关。此外,还要看这种食物过敏原的严重程度,需要根据孩子进食这种食物后出现的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评估。

  误区4.检测能查出所有过敏原

  翟莺莺说,引起过敏的物质有千万种,但是,可以检测的过敏原只是少数常见的数十种,不是所有的过敏就一定能查到过敏原。

  误区5.检测阴性就能排除过敏

  翟莺莺指出,不论皮肤点刺还是血液特异性IgE检测,都是针对IgE介导的急性过敏,还有非IgE介导的慢性过敏。因此,过敏原检测阳性说明一定有过敏,但阴性也不能说明没有过敏。当怀疑存在过敏时,要通过孩子对食物或环境的切实反应来确定过敏原。

  翟莺莺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患食物过敏性疾病的部分患儿可能自愈,但是会增加儿童日后其他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如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等。所以,预防过敏应该从婴幼儿期开始。

  过敏原

  鸡蛋牛奶占85%

  翟莺莺介绍,90%以上的婴幼儿过敏是由于食物过敏引起。最常见的由以下8类食物引起:鸡蛋、牛奶、花生、黄豆、小麦、鱼、坚果、海鲜,其中鸡蛋、牛奶占85%以上。

  怎样才能找到过敏原?翟莺莺介绍,主要是结合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其中包括体内试验和体外试验。

  体内试验主要是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和口服食物激发试验。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在做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前一周内服用过抗过敏药物,测试结果会受影响,出现假阴性,因此,在测试前切忌服用抗过敏药物。

  体外试验则主要是血清特异性IgE抗体检测,这种检测不受药物、进食、机体状态的影响。

(责编:许晓华、赵敬菡)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