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健康·生活

孩子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爱?【2】

2016年04月30日09:12 | 来源:人民网-生命时报
小字号
原标题:孩子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爱?

  太无私不会爱

  中国的母子关系非常特殊,家族制度和“传宗接代”观念让中国夫妻缺少爱情或表达爱的能力。男主外、女主内的基本格局造成父亲的缺位。因此,很多时候不是孩子需要母亲,是母亲更需要孩子,特别是一些母亲对儿子的过度依恋大量存在。

  母亲太无私,本质上是一种“恋子情结”,亲子间界线模糊,可能导致一系列家庭问题。最直接的就是养出依赖心强、行为退缩的孩子,对男孩的爱情、婚姻影响尤其大。

  建议:这样的妈妈的不妨反思一下,每分每秒不离开的陪伴,真的是孩子需要的吗?成长本身就是分离的过程,要接受孩子是独立个体的事实,并学会用独立的姿态与之相处。

  我们提倡母亲要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中,但不要剥夺父亲爱孩子的权利,更要有自己的生活。

  太勤快变自私

  每天起早摸黑,天亮买菜做饭,叫孩子起床,把膏挤好,送孩子上学,晚上辅导作业,深更半夜还要为孩子洗衣收拾……这是很多妈妈每天的工作,所有家务都是分内事,习惯大包大揽,不让孩子动手,孩子似乎也觉得这些是妈妈的分内事。

  但妈妈太勤快,孩子却会觉得无事可做,日久还会觉得这种好吃懒做的生活是理所应当的。有的孩子很自私,不允许任何人碰自己的东西;有些小孩把好吃的挑着吃完,剩下的给爸爸妈妈吃。他们认为全世界都该为自己服务,比较自私。

  建议:这样的妈妈倒不如学学犹太母亲,从小让孩子做点力所能及的家务,培养孩子做事的能力。

  老愧疚爱抱怨

  中国妈妈很容易愧疚、自责:“都怪我起晚了,孩子没吃早饭就上学了”,“都怪我没照顾好孩子,晚上又发烧了”,“都怪我没时间给孩子辅导功课,这次考试又没考好”……

  首先,中国妈妈对孩子要求多、期望高,自然会生出“补偿心理”。其次,过分以孩子为中心,恨不得把所有时间、精力都贡献出来,一旦做不到就生出深深的愧疚。最后,妈妈们包办孩子的一切,不愿给孩子自由,自然也要为孩子负责。归根结底,容易愧疚的根源就在于妈妈们对孩子要求太多,对孩子的自由剥夺得太多。

  建议:妈妈常感愧疚,并在言行中表露出来,会使孩子变得爱抱怨。比如妈妈说“忘记给你带伞了,没想到今天下雨了!”下次孩子就可能会抱怨:“都怪你没给我带伞,害我淋湿了!”

  可以这样说:你要学会看天气预报,出门前看天阴了带把伞。最重要的就是把选择的自由还给孩子,也让他学会承担责任。▲(生命时报记者张杰)

(责编:许晓华、赵敬菡)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