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健康·生活>>科普要闻

检测即干预 预防艾滋病

2016年04月22日09:20 | 来源:北京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检测即干预 预防艾滋病

4月19日,一群女大学生身穿印有“419不约”、 “HIV说来就来”的T恤,在国家体育场附近进行了一场倡导安全性行为的“快闪”先锋活动。随后,部分大学生前往朝阳区疾控中心接受HIV检测,呼吁大众重视艾滋病的检测。

HIV即艾滋病病毒,会导致免疫系统瘫痪,致使各种疾病在人体内蔓延,传播方式主要有三种: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潜伏期的长短个体差异极大,一般为6至10年,但是有大约5%至15%的人在2至3年内就进展为艾滋病,还有5%的患者其免疫功能可以维持正常达12年以上。

419谐音for one night,为“一夜情”的代名词,也是“一夜情”多发的日子。中国性学研究会的调查数据显示,通过互联网寻找419对象,占“一夜情”发生总量的75%,其次是酒吧夜店等实体场合占20%左右,5%左右发生在同事朋友或者偶然邂逅的陌生人之间。

2015年4月发布的一项“中国首个女性社交行为调查”,涉及了10个城市,覆盖人群50%以上是1985年至1995年出生的未婚女性。调查显示,64.79%的人会通过网络约见陌生人,23.38%的人会主动向陌生人发出性邀约,24.93%的人会和性伙伴发展成恋人。微信、QQ、交友手机软件等的普遍使用,导致艾滋病、性病传播等不安全性行为的发生更隐蔽,干预难度加大。相对于男性,女性具有更高的感染风险。

据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2016年4月初最新发布的数据,艾滋病经性传播的比例提高到94.5%,这一数字在2015年12月1日的时候是92%。这说明,让大众更多地了解艾滋病防护知识,鼓励有高危性行为的人群主动接受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在国际上,有一种流行观念是“检测即干预”, HIV检测是一种提升大众防护意识的有效手段,类似于定期体检有利于提升人们健康意识一样。北京性病艾滋病预防协会会长郑志伟表示,让大众参与HIV检测,一方面是希望大家在体验艾滋病检测的过程中多了解相关知识,检视自我行为;另一方面,通过检测可及时发现感染案例,降低传播风险,有效预防艾滋病。(张晓辉)

(责编:许心怡、权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