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出行热 服务优 活力足

2025年02月24日08:41 来源:光明日报

2月22日,2025年春运顺利收官,这场历经40天的大规模人口流动圆满落幕。数据显示,今年春运期间,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达90.2亿人次,相当于14亿中国人平均每人至少出行6次,创下历史新高。

在春节假期延长和春节申遗成功的双重利好下,今年春运民众出行热情高涨。铁路、公路、民航、水运等交通系统的协同发力,不仅保障了人们“走得了”,更在智能化、人性化服务上持续升级,让春运之路这趟“舒适之旅”处处彰显着“流动中国”的蓬勃生机与活力。

运力扩容供需两旺

今年春运,由于探亲、旅游、务工等多重需求叠加,返乡回家、走亲访友、出游旅行、返工返学客流充分组合,公众的出行意愿持续高涨。

刚过了正月十五,在上海工作的小张告别了安徽黄山的家人,踏上了返岗之路。得益于2024年新开通的池黄高铁和沪苏湖高铁,这次返程比以往轻松许多。“以前回上海,路途折腾又耗时,现在坐上了高铁,几个小时就能轻松抵达,真快!”小张说。

作为春运出行的重要保障,铁路部门在今年春运期间发挥重要作用。数据显示,今年春运期间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5.13亿人次,同比增长6.1%,创下春运同期历史新高。16.2万公里的铁路营业里程和4.8万公里的高铁里程,以及春运前投用的185组新造时速350公里复兴号动车组,进一步增强了现代化铁路网的通达性。

此外,在更多中远途旅客出行的民航方面,今年春运共完成客运量9020万人次,同样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数据显示,春运期间全国日均航班计划超1.8万班,同比增长8.4%,2月3日民航单日旅客量突破248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是我国三大航空公司全部开启C919商业运营后的第一个春运,春运期间,国航、南航、东航共有16架C919“上岗”服务。同时得益于去年签证便利化、免签范围扩大以及国际航线不断恢复等影响,今年春运期间,使用非中国护照预订国内航班的数量同比增长70%。

数据显示,今年春运期间全国共投入铁路列车超过1.4万列、客运车辆超过65万辆、民航客机超过4100架,发达的交通网络和充足的运力,保障了春运期间的出行需求。

出行服务提质增效

如果说充足的运力是让人们在春运期间“走得了”的保障,那么便民的出行服务则是让旅途“走得好”的关键支撑。

对于中短途旅客来说,自驾出行凭借舒适、灵活等优势,成为许多人出行的首选。今年春运期间,公路人员流动量超83.9亿人次。同时,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春运期间全国高速公路上的新能源汽车日均流量比去年同期多了60%。公路沿线的充电服务保障成为交通运输部门的重要工作。

2月18日,李翔带着一家老小从老家河南许昌开车回北京,750公里的路程仅耗时8小时。“我的车是纯电的,原本以为在高速上充电得排队很久,没想到每个服务区都有空位置,插上充电枪后去吃个饭,回来就差不多充到80%,又能跑300多公里。”李翔告诉记者,只要充电设备齐全,开电车也能跑长途。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保障情况备受关注。来自交通运输部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含停车区)累计已经建成充电桩超3.3万个、充电停车位超4.9万个,除少数高海拔服务区外,基本实现了全覆盖。

春运期间的出行服务保障远不止于此。铁路部门扩充铁路12306系统资源能力,单日售票量最高达2162.6万张,创历年春运单日售票量新纪录,全国120个车站可实现便捷换乘;民航部门在提升春运期间航班正常水平的同时,重点关注老年人、残疾人、儿童、首乘旅客等群体的实际需求,提供出行和支付便利化服务;琼州海峡实行全预约过海模式,春运期间共发送旅客约420万人次,车辆约106万辆次,最大限度提高船舶通航效率……无论是何种出行方式,交通部门在春运期间的贴心服务都让百姓的出行更加便捷、温馨。

经济动能加速释放

“人便其行、货畅其流”,春运不仅是一场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更是观察中国经济活力的一扇窗口。随着交通网络的日益完善和运力的不断提升,今年春运期间,“流动的中国”展现出生机勃勃的活力,这种活力也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在福建厦门经营海鲜生意的林老板,春节期间迎来了销售旺季。“以前春节期间运输时间长,海鲜的损耗大,现在有了高速冷链运输,货物能更快、更保鲜地送到客户手中,订单量比以往增加了不少。”林老板笑着说。今年春运期间,全国邮政快递业揽收快递包裹量同比增长约30%,快捷的物流运输不仅让各类商品能够高效流通,同时也促进了消费市场的繁荣。

此外,旅游市场同样在今年春运期间迎来增长。在冰雪经济蓬勃发展的黑龙江哈尔滨,仅春节假期期间便接待游客1215.1万人次,创历史新高,交通运输在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据悉,为进一步服务冰雪旅游,春运期间,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新开通多条面向新兴客源地的直飞航线,并联合航空公司推出“机票+景区门票”的组合套餐,为游客提供一站式出行服务。旅游市场的火爆,也带动了当地酒店、餐饮、购物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当地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从硬实力的运力扩容到软实力的服务提质,再到经济动能的加速释放,春运不仅是人口迁徙的‘超级工程’,更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注脚。”交通运输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人员和物资的高效流动,让消费市场、旅游市场等各领域焕发出勃勃生机,如今,“流动的中国”正以强劲的活力,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迈进。

(本报记者 訾 谦)

(责编:郝帅、杨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