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医”点通
今日雨水 养生重在防寒祛湿
陈子源
雨水时节,空气中水分增加,导致气温不仅偏低,而且寒中有湿。此时养生的重点应该放在防寒、祛湿这两点上。
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保康医院主任医师韩娟在接受采访时介绍,雨水时节很多地方乍暖还寒、忽冷忽热,南方地区容易因为降雨多且时有寒潮,出现“倒春寒”。对于老人和小孩来说,他们的体质相对较弱,易受到“倒春寒”的侵袭,因此要做好“春捂”。“春捂”原则是“上薄下厚”,即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可以优先减去上身衣物,但不能忽略后背和腹部的保暖,因为这两处是人体阳气汇聚之地,最易受寒邪侵扰。同时,将保暖的重心放在下身上,谨防“寒从脚下起”,影响全身的气血循环。
韩娟提示,在饮食方面,应减少食用油腻厚味之品,因为这类食物最易生湿困脾,损伤脾胃功能。生冷食物也应尽量避免,以免伤及脾胃阳气。可通过食用味甘性平或稍温的健脾养胃食物,以及药食两用之品,以达到健脾利湿的效果。例如,山药能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莲子能补脾止泻,益肾涩精,养心安神;芡实益肾固精,补脾止泻等。另外还有芋头、红枣、红薯等食物都是不错的选择。
“除了饮食调节,穴位按摩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保健养生方法。”韩娟表示,阴陵泉,作为足太阴脾经的穴位,具有健脾益气、促进脾运化水湿的功效,对于解决体内湿气过重或水肿问题尤为有效。操作方法简单,只需用手指指腹用力点按阴陵泉穴,然后转为揉按,直至局部产生酸胀感为宜。每日坚持按摩,不仅能帮助身体健脾祛湿,还能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