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红利要普惠覆盖也要精准施惠
宇文
据国家医保局信息,截至今年8月,全国99%的职工医保统筹地区建立了普通门诊统筹待遇,32.09万家定点医疗机构开通普通门诊统筹结算服务,累计结算13.14亿人次。据统计,今年3~8月,346个协议期内的谈判药品累计报销1.23亿人次,医保基金支出491.7亿元,平均的实际报销比例达到69.7%,叠加降价和医保报销的双重因素,346种谈判药品已经为患者累计减负1097亿元。
这些看上去有些抽象的数据,都有更实际的民生体验支持。凭着医保卡,就可以在医疗定点医院进行看病,而且看病的同时就实现了报销。在定点药房购买医保药品名录上的药物,付费清单也列明了自费和统筹费用,等于实现了“即买即报”。医保药品目录也“越来越长”,价格也越来越合理,特别是一些重点药物,也经过谈判进入目录,不仅破解了民众看病之急,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动态调整药品目录既要考虑到医保基金收支情况,也要关注民众越来越高的医保需求,当然也和市场上出现的新特药密切相关。正因为如此,今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的基本原则是,坚持把握保基本的定位,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把药品保障水平的提升建立在经济和财力可持续增长的基础上,在保持品种总体稳定、准入条件和工作流程基本不变的前提下,今年目录调整的评审方式、具体规则做了进一步的优化和改进,充分体现医保的价值购买,体现对医药创新的支持,目录调整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医保部门也公布了通过形式审查的申报药品名单,包括224个目录外药品,164个目录内药品,总计有388个药品通过了形式审查。这些药品将按照计划开展评审、测算和谈判等工作,预计在今年的12月初能够公布目录的调整结果,并计划从明年的1月1日起正式执行新版的医保药品目录。
这也意味着,新版目录将有更多能够报销的新特药满足公众需求。医保目录调整在实现普惠效应和释放更多红利方面,越来越契合公众期待。在医保普惠制度托底的情况下,民众更为关切的是医保红利的精准施惠。譬如将更多天价“救命药”纳入医保目录,让更多患者能够用上平价药;再如将高价值医用耗材价格降下来,等等。值得一提的是,一些“救命药”已经纳入医保,相信未来有更多新特药物能够被收入。
中国医保制度有强大的人口基数支撑,而且也有相对充裕的医保基金池托底。这是医保部门通过市场和各药企进行竞价谈判的基础。随着纳入医保目录的“救命药”越来越多,一些“天价”药品也会在医保制度保障下逐步变成“平价”。譬如,以往动辄数万元的心脏支架,现在已经变成了平价。
医保制度的普惠红利,基本解决了国人“小病不愁”的难题,也为破解“不治之症”提供了助力。更重要的是,医保制度充分发挥了政府对市场的调节作用,在药企利益和公众利益之间实现了更多平衡。此外,亦可促进新特药技术的研发效率和价值共享,实现多方共赢。医保制度也有助于医药领域投资研发、引进先进技术,促成更多新特药物面世。所以,要想破解“不治之症”,研发新型药物,把高企的药价降下来,没有医保制度托底是不行的。
医保制度是基本保障,既有国家统筹的加持,也有“众人拾柴”的贡献。所以,既要解决普罗大众最基本的看病要求,也要解决一部分人看得起大(重)病和吃得起药的需求。前者是普惠红利,后者是精准施惠,二者一个都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