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王荣金:对病人的诊断,绝不轻易下结论

2022年04月02日07:57 来源:光明日报

      【听医者讲述】

   从机要战士到协和党委书记,从临床外行人到近距离参与医疗工作,一路走来,北京协和医院原党委书记王荣金兢兢业业,全心全意为病人着想,为协和着想。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协和精神。

   王荣金老书记17岁参军,从旧社会到新中国,从吕梁山区到协和殿堂,91载人生经历波折而又传奇,但宽厚朴实的性格却是永远刻在他骨子里的。

   朝鲜战争时期,美国在朝鲜发动细菌战,为此,我国在北京成立了一个防疫委员会,专门应对这个细菌战,我在防疫委员会担任机要员。朝鲜战争结束后,防疫委员会改名叫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我调到了北京协和医学院,做保密室主任。

   1976年,我调到北京协和医院工作,担任内科支部书记。协和是一个纯粹的临床业务单位,我在医学院若干年,但毕竟是行政工作,接触临床很少,离真正的医疗工作远得很。以前到协和医院,也就是来看看病,到底病房怎么回事、门诊怎么回事,深处的东西一点儿也不知道。我既没有学医,也没有学护理,能行吗?当时没有什么信心。但既然来了,就硬着头皮干吧。

   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和医生、护士尽量多接触。每天早上七点半上班,参加病房的交班,那时候内科有三个病房,我每天早上轮流参加他们的早交班。去了我也不发言,也发不了言,就在一边听。医生查房我跟着,其实我也不懂是怎么回事,就这样尽量多接触他们、多了解他们。病房那个时候只有一个清洁工,大部分清洁工作都是护士同时做,擦地板,打扫厕所和病房卫生,我都参加。

   后来做了医院的副书记,大查房我都参加,地点就在老楼10号楼223那个小教室。我觉得协和大查房制度是非常高明的,比较典型的一些病例,谁也说不清楚到底怎么回事,这种才能“进”大查房。医生都愿意来参加,因为教授,病人那时都在现场,大家踊跃发言,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机会。“协和有治不了的病人,但没有诊断不了的病人。”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因为有这样一套制度,好几个科室集中在一块,不同科室从不同的角度看,大家都发言,什么疑难杂症都弄清楚了。

   1991年,协和建院70周年,医院提出了“严谨、求精、勤奋、奉献”八个字作为协和精神的表述。这八个字,不是一个人或者几个人脑子一热就定下来的,而是当时院领导班子集体研究提出的初步想法,然后在全院征求意见。协和精神到底是什么?要把它简明扼要地用几个字反映出来,全院上下讨论了大概三次,一层一层提上来,修改后再讨论,最后就提炼出这几个字。

   协和对业务精益求精,可以说人人皆知。对于一个病人的诊断,绝不轻易下结论,一定是大家反复讨论。上到大教授,小到年轻大夫,每天查房,每个病人都要看。比方说张孝骞查房,他不是走一圈就过去了,对一些不熟悉的病人,他像住院大夫似的那么查,特别认真、仔细。

   在医院文化建设方面,我也开展了一些创新性工作。1991年,我主编了一本《协和画册》,据我了解,协和以前没有出过画册。这本书主要是我和同事一起完成的,并请中央文献研究室的人来指导。画册内容包括了我们了解、调查到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以及后勤和行政管理工作。这厚厚一本画册大概做了半年时间,出来以后影响挺大。我还主编了《协和名医》,把协和正教授以上、非常出色的人物都作了详细介绍。这本书出来后反响也挺好,因为从没有这么系统地把协和的教授、大医生对外介绍过。还有一本书叫《张孝骞》,主编是我,但是大家一起写的,内容是张孝骞的弟子、学生介绍张孝骞的医术、医德。

   协和在医界和全国都是鼎鼎大名的,我们作为协和人,应该时刻以协和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虽然我现在离休了,但是看着协和越来越好,我心里很高兴。我希望年轻一代的协和人,不仅业务要精益求精,不断刻苦磨炼、学习,政治觉悟也要很高。 (本报记者田雅婷整理)

(责编:孙红丽、杨迪)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