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院士专家今日齐聚杭州共话新药创制“杭州宣言”
10月15日,2016生物医药余杭院士行暨2016中国药物创新及产业化院士论坛在贝达药业新落成的总部召开。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临床药理学专家桑国卫,中国工程院副院长、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家田红旗,药理学家杨宝峰,临床肿瘤学家孙燕等12位院士齐聚杭州,共商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并提出了《关于促进我国自主创新药物发展的建议》。该份建议提出要完善药品审评机制、加大财税金融政策扶持、规范现行药品招标制度、完善医保目录管理机制以期促进我国自主创新药物发展,堪称中国新药创制“杭州宣言”。
此次论坛由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中国药促会、浙江省科协、杭州市科协、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政府主办及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余杭区科协承办。希望借由活动契机,让院士专家了解余杭生物医药高新园区的规划、建设和发展状况,把脉中国新药创制工作。
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夏宝龙应邀出席了本次论坛,并在开幕式中致辞。夏宝龙表示,科学家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他对丁列明博士及其带领的贝达药业团队所取得的成就表达了高度的赞许。他特别强调,中国药物创新和产业化是中国人的梦想,中国药物在国际市场上占什么地位,在某种意义上是国家强大的一个标准。他呼吁在座的包括丁列明在内的科学家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共同为实现中国药物创新的梦想而努力。
自主创新推动医药产业转型升级
“2015年,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医药消费市场。”与会院士专家在建议中指出。然而,我国医药产业仿创结合、以仿为主的格局尚未改变,同质化竞争严重,代表行业先导的自主创新药物发展相对滞后。自主创新药物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医药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
事实上,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医药产业的转型升级,不仅将以生物医药为主的生物产业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还出台一系列鼓励企业从事创新药物研发的扶持政策。其中最重要的是实施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培育了贝达、恒瑞、康弘、微芯等一批创新型企业,也打造了类似余杭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园这样的高科技生物医药产业园。
以余杭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园为例,该产业园为浙江省内唯一生物医药高新区,目前聚集了贝达药业等数十家覆盖领域广、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吸纳了众多顶尖的科技创新人才,院士级“智囊团”更是频频光顾,助力园区发展建设。
此次活动的承办方贝达药业是余杭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园内的“明星”企业,董事长丁列明带领的海归博士团队,成功开发出中国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小分子靶向抗癌新药凯美纳(学名:盐酸埃克替尼),打破该领域外资药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时任卫生部部长陈竺誉为民生领域的“两弹一星”。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是中国化学制药行业和浙江省企业首次获此殊荣。
但总体而言,国内创新药的市场化之路“漫长而坎坷”,在药品审评、财税金融政策、药品招标、医保目录进入等方面存在很多制约瓶颈。类似问题的存在,不仅会导致我国优秀的创新药不能顺畅地进入临床,造福广大患者,还会影响企业创新的积极性,阻碍医药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四管齐下”助力创新药发展迎春天
为此,与会院士专家一致认为,完善药品审评机制、加大财税金融政策扶持、规范现行药品招标制度、完善医保目录管理机制四管齐下以促进我国自主创新药物发展显得迫在眉睫。
就目前而言,药企普遍面临着高昂的新药研发成本。根据德勤会计事务所2015年底发布的一项调查表示,如今药物研发的成本越来越高,2010年平均研发投入为118亿美元,而2015年已经飙升到158亿美元。为此,加大对医药创新的资金支持力度也成为促进医药创新发展的关键之举。
建议书指出,在继续发挥财政资金在鼓励创新和促进结构调整方面的推动作用的同时,要研究采取国家引导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方式支持创新型企业发展,加大社会对医药创新的总体投入。另外,还要完善鼓励创新的税收支持政策,落实研发费用的加计扣除,建议对医药企业采用“超3%即征即退”的税收优惠政策。
再看药品审评审批,药品审评慢、积压多、审批难,一直成为新药研发的制约瓶颈。虽然,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加大改革力度,譬如2015年出台了《药品、医疗器械产品注册收费标准》、《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以及今年年初CFDA下发的《关于解决药品注册申请积压实行优先审评审批的意见》等,进一步加快了创新药的评审速度,但离实际产业需求还有点距离。
为此,院士专家建议,在国务院和有关部委的已有举措的基础之上,还可以通过设立单独的创新药审评部门、尽快提升药品审评速度和质量等手段,进一步完善药品审评机制,提高创新药物审批工作的效率。
除了药品研发、审批流程之外,药品招标更是直接关系着药品能否进入市场销售,对于创新药的市场推广尤其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规范现行药品招标制度,减少创新药物市场准入障碍。”院士专家建议道。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医保目录管理机制,让疗效好、价格相对低的国产创新药进入医保目录,在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的同时,也能让更多患者受益。
业内人士指出,自主创新药物的发展是我国医药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此次院士专家齐聚杭州把脉余杭生物医药高新园区发展、建言中国自主创新药物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相信在政府、学术界、企业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以及包括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文件发布等政策红利加速释放的背景下,中国创新药发展正迎来春天。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