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健康·生活>>2016专题策划>>人民营养家>>营养专题>>月子风俗

陕西坐月子饮食保健习俗与思考

陕西中医药大学 辛宝
2016年07月13日14:15 | 来源:人民网-人民健康网
小字号

母乳喂养对妈妈和婴儿有很多好处, “坐月子”又是中国的传统习俗, 不同地域习俗各异,那么各地如何”坐月子”? “坐月子”期间又有何禁忌? 怎么做既保证乳汁分泌又促进产妇身体复原 ? 这系列话题引起大家的广泛热议及关注! 在8月份母乳喂养周即将来临之际,中国国营养学会特意组织各地数十位营养专家共同来探讨这个话题,那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各地营养专家怎么说?

陕西重视月子,坐月子,关中和陕北称上炕了、陕南称添喜,把产妇称月母子,婴儿称月娃子,亦称“生娃”、“到炕上咧”。陕西农村妇女怀孕叫“有喜”,生子口“添喜”;关中一带把产妇叫“月婆”,把婴儿叫“月子娃”;陕南把产妇叫“月母子”。产妇坐月子都有约定俗成的礼仪,在此不做赘述,下面主要从为什么要坐月子,陕西坐月子饮食问题有什么特点,结合笔者个人的一些认识在此做一介绍。

1.为什么要坐月子?

一是受当时的卫生条件所限,旧时农村妇女生孩子很少去医院接生,大都是由农村年龄较大有经验的妇女接生,俗称“老娘婆”。还有些生育多的婆婆直接为儿媳接生。卫生条件、环境较差,产妇容易感染相关疾病,出入人多、出外容易感染疾病。在坐月子期间,在陕西产妇房门上挂一红布条,示意不让邻里外人入室。同时产妇家大人小孩禁忌不得晚归。十天后邻里妇女才可看望月婆和婴儿。

二是我认为传统中,妇女地位较低,通过坐月子达到安慰,调节家庭矛盾。同时也体现了古人对生产繁衍问题的高度重视。在陕西婴儿降生后,爷爷、奶奶和孩子的父母首先记下孩子的生辰八字。随后便向媳妇娘家报喜。报喜时是男婴的提两瓶酒,拿棉纱锭子一个,是女孩时,提一瓶酒,拿一团棉纱。有的给男婴带一支笔、一头蒜意指能写会算;给女孩子带一捆葱和一小铜铃意为聪明、伶俐。

三是在饮食上考虑到产妇体质、哺乳问题还要考虑到饮食卫生问题,陕西的风俗娘家会在报喜人返回时带一圆形“锅盔”,用二尺见方红布包裹,俗称“给婴儿带奶粮”。生产第三天为娘家探望日,娘家人带上饽饽馍、红糖、鸡蛋等看望“月婆”。第十天,再带上自做的衣服和100个石子饽饽,偕同至亲一同看望孩子的颐养状况,俗称“看娃”,这种习俗一是带着浓浓的亲情,二是也体现了加强营养的意识,三还是说明当时生活条件差,考虑到哺乳问题,互相贴补下,强化产后的饮食营养。

2.陕西坐月子饮食特点:

陕西坐月子饮食特点,包括如下:

1.面食为主 保证消化

陕西自古以来农业十分发达,以种植小麦为主。很自然,关中人吃饭以面食为主,已形成一种饮食习惯,所以即便坐月子,也不忘以石子馍、饽饽馍、锅盔做奶粮,都是考虑到易消化的问题,同时会吃一些汤面,挂面加强能量补充。挂面就是清汤的,陕北做蛋花汤的,或者羊肉汤,都是从促进消化角度入手。

2. 兼顾物产,因地制宜

陕西三秦,关中、陕南、陕北地理环境,气候物产,这些方面差距大,生活习性差距也大,所以在坐月子上也是有着一些差异的,比如陕南爱吃鱼,陕北爱吃小米、羊肉丁丁饭(就是羊肉和小米粥熬在一起),关中爱吃面食等,主要是考虑当地的物产与饮食习惯,不过随着食材的丰富,这一差异也不是那么显著了。

3.调补兼有,注意搭配

陕西月子餐里建议会吃点醪糟、米酒,调补兼施,这是来源于中医的生化汤的立方主旨。同时也注意搭配,遇到有疾病问题也做到饮食禁忌,防止引发不良的反应或者过敏。

陕西月子常见特色饮食:

1.奶粮——石子馍

2.产妇独人参汤——小米粥

3.生化汤的演变——醪糟、米酒(生化汤)

4.挂面

参考文献:

1.杨景震,陕西民俗【M】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2003.05

2.孙立新. 中国民俗知识陕西民俗【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09

陕西中医药大学 辛宝

(责编:李彦增、聂丛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