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健康·生活>>科普要闻

控烟三年烟民增一千多万 小平同志咋戒烟

2016年01月28日08:32 | 来源:人民网-健康时报
小字号
原标题:控烟三年烟民增一千多万 小平同志咋戒烟

  戒烟难吗?难!

  昨日,新探控烟机构发布了2015中国控烟观察民间视角报告,报告显示,中国控烟三年烟民不降反增,戒烟成功率仅14.4%。截至目前,我国15岁以上成人吸烟率并未降至四分之一,仍近三成,吸烟者已达到3.16亿。从调查数据看,吸烟者中有39.6%的人有戒烟意愿,这一比例远低于控烟先进国家。戒烟门诊就诊率低。更值得关注的是,最近五年中,我国烟民反而增加了1330万。

  邓小平之前也是爱烟之人,他戒烟经过了四部曲:改变、适应、认同、坚持,也留下了许多有趣的轶事。

  改变:认清问题,从爱烟到戒烟

  众所周知,邓小平爱抽烟,有一次在人大会议上吸烟,有人大代表给他递条子,希望他为了健康不要吸烟。邓小平曾开玩笑表示:“像我这样的人,没有其他嗜好,只是抽抽香烟。年纪这么大了,何必再戒除呢?如果因抽烟而缩短寿命,也只好认了。”

  但到了1988年底,曾为邓小平做过保健工作的陶寿淇教授去看望邓小平时,看到他在抽烟。陶教授认为近90岁的年龄仍吸烟总归不是好事,建议他戒烟。小平同志说:“不抽也可以。”说罢把烟丢进烟缸里。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吸过烟。

  北京同仁医院戒烟门诊孙永昌主任医师:有很多人像邓小平一样,认为年纪大就没必要戒烟了。实际上无论年龄大小,都应该戒烟,且越早戒烟越好。

  吸烟量越大、烟龄越长和开始吸烟的年龄越早,吸烟相关疾病和死亡的风险越大。与吸烟有关的致死原因中慢阻肺占45%,肺癌占15%,食管癌、胃癌、肝癌等疾病各占5%~8%。想要戒烟的人,要认清吸烟的危害,写下自己觉得应该戒烟的原因,在戒烟过程中每天把这些原因看一遍。

  适应:借助零食,转移注意

  对于一个有长期“吸烟史”的人来说,戒烟无疑十分煎熬。刚开始,邓小平也感到很吃力,烟瘾上来了,他觉得心里发慌。为了不使戒烟半途而废,他就吃鱼皮花生,以求转移注意力。

  孙永昌主任医师:邓小平吃花生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是很正确的。抽烟的人长期抽烟对尼古丁形成依赖后,突然不抽烟,心理上会比较急躁,难以坚持。可以吃花生、瓜子、口香糖等零食转移注意,使人从吸烟欲望中脱离出来。

  戒烟后要找到不吸烟的替代办法,如通过刷牙使口腔里产生一种不想吸烟的味道,或者通过令人兴奋的谈话转移注意力。如果之前喜欢早饭后抽一支烟,那么可以改成早饭后喝杯茶。

(责编:权娟、许心怡)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