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和的阳光钻过淡绿色窗帘,洒在窗边的一只玩偶熊上。房间里传来监护仪的“滴哒”声……这个像家一样安静祥和的地方,每天都在与死神角力,如同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这里,就是北京儿童医院PICU。[详细]
早上8点,正是北京儿童医院PICU(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交接班的时候,医生们忙着交接每个孩子的病情,伴随着各种仪器的工作声,进行着每一天的常规检查。护士们则逐一帮那些无法起身、昏迷甚至无自主呼吸的孩子们做着晨间护理、输液治疗、记录病情。 PICU的科主任钱素云和她的团队日复一日地辛勤耕耘着这块“责任田”,这里的每台仪器设备、每项工作流程,对于钱素云来说,都再熟悉不过,这里承载着他们抢救成功的幸福和自豪,也有着目睹生命离去的无奈和痛心。这里的医生经常会从前一天下午4点多接班(实际上他们上午已经工作了半天),一直工作到第二天中午以后,有时甚至要到晚上6、7点。[详细]
走廊墙壁上贴着维尼熊、小老虎、Kitty猫等各类卡通图片,柔和的阳光钻过淡绿色窗帘,洒在窗边的一只玩偶熊上。房间里传来监护仪的“滴哒”声,身上布满各种管路和监护线路的孩子们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医护人员低声探讨着患儿病情……初到这里,你很难想象这个像家一样安静祥和的地方,每天都在与死神角力,如同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
接着是20余位来自基本外科、消化内科、肿瘤内科、病理科、超声科、放射科、放疗科等科室的医生们起身读片、讨论,最后商量出会诊结果。十几分钟后,在门口等候的吴中辉和家属被叫进会诊室。
这里,就是北京儿童医院PICU(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专门收治29天到18岁的重患儿童。作为PICU的科主任,钱素云和她的团队日复一日地辛勤耕耘着这块“责任田”,这里的每台仪器设备、每项工作流程,对于钱素云来说,都再熟悉不过,这里承载着他们抢救成功的幸福和自豪,也有着目睹生命离去的无奈和痛心。[详细]
柔和的阳光钻过淡绿色窗帘,照在窗边的一只玩偶熊上。房间里除了心电监护仪、呼吸机等设备发出的滴答声,和医生、护士低声的交流,却基本听不到孩子的哭闹声。在北京儿童医院PICU采访,这里给人留下的印象可以用四组关键词形容。
关键词一:压力+敬业
当被问及在PICU工作,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什么?钱素云主任笑了,“辛苦,压力大。如果没有好身体和强大的心理,很难支撑下去。”这里的医护人员经常出现工作时间“连轴转”的情况,除了强烈的责任心使然,儿童重症监护病房“缺人”,也是医生护士们工作辛苦、超负荷运转的原因。[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