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对“治未病”的日益重视和针灸“治未病”研究的不断深入,针灸以其独特的防治特点在“治未病”领域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2015年7月13日上午,义乌市三溪堂中医保健院针灸科,前来“冬病夏治”就诊的市民,正在进行艾灸疗法。(吕斌/人民图片)
(声明:凡带有“人民图片”字样图片,系版权图片,受法律保护,使用(含转载)需付费,欢迎致电购买:010-65363647或021-63519288。)
“治未病”的由来
“治未病”,顾名思义就是预先采取措施,防治疾病的发生、发展与传变。“治未病”理论包含三个方面的基本含义,即防病于未然、治病于初始和既病防传变。中医历代医籍中记载了大量关于“治未病”的理论,并把“治未病”看作是治病的最高境界。
“治未病”一词最早来源于《黄帝内经》,在其中的《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一文中作者就已经提出了“治未病”的主张,即“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针灸“治未病”的四类常见应用
扶助正气是“治未病”之根本。任何一种疾病的发生,都是正气和邪气相互斗争的过程,表现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所以预防疾病发生也必须从这两方面着手:一是扶助正气,提高机体的抗邪能力;二是防止病邪的侵袭。下面介绍几类在临床中经常被使用且疗效得到肯定的针灸疗法来预防慢支、哮喘等疾病。
1)预防慢支、哮喘
治法:宣肺通气,止咳化痰。
取穴:肺俞、脾俞、膏肓俞、肾俞、天突、定喘、尺泽。
操作:在肺俞、脾俞、膏肓俞、肾俞常采用温和灸,在天突、定喘常采用穴位贴敷,在余穴可采用针刺(指压、按揉法亦可)。
穴位定位:
肺俞:在背部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5寸。
膏盲俞:在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脾俞:在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肾俞: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天突:在人体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定喘:在项背部第七颈椎棘突下缘中点(大椎穴),旁开0.5寸处。
尺泽: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微屈肘取穴。
2)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治法:疏经通络,行气活血,养心安神。
取穴:百会、内关、神门、通里、三阴交、心俞、足三里。
操作:在心俞、足三里、三阴交采用穴位贴敷或温和灸,在百会采用温和灸,在余穴可采用针刺(指压、按揉法亦可)。
穴位定位:
百会:在背部,后发际正中上7寸,当两耳尖直上,头顶正中。
内关:在前臂掌侧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神门:在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通里:在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1寸。
心俞:在背部,当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足三里: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3)预防消化疾病
治法:补中益气,健脾和胃。
取穴:中脘、建里、天枢、足三里、脾俞、胃俞。
操作:均可采用穴位贴敷或温和灸。
穴位定位:
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建里: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3寸。
天枢:在腹部,横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2寸。
足三里: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脾俞:在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胃俞:第12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4)抗疲劳,调整亚健康
治法:疏肝理脾,补益心肾,健脑养神,消除疲劳。
取穴:百会、印堂、神门、内关、太溪、太冲、三阴交、足三里。
操作:在百会、三阴交、足三里采用穴位贴敷或温和灸,在余穴可采用针刺(指压、按揉法亦可)。
穴位定位:
百会:在背部,后发际正中上7寸,当两耳尖直上,头顶正中。
印堂:人体额部,在两眉中间。
神门:在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内关: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屈肌腱之间。
太溪:在足踝区,内踝尖与跟腱之间凹陷处。
太冲:在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足三里: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针灸“治未病”的常用操作手法
1. 指压、按揉法
患者取仰卧位,针对腹部穴位(如关元、天枢等)可用食指、中指、无名指指腹按揉,针对四肢穴位(如三阴交、足三里等)可用拇指指端点压;患者取俯卧位,针对背部穴位(如肝俞、肾俞等)可采用压揉,所选每穴按揉1-2分钟,以局部酸胀为度。
2. 灸法
采用艾条灸、艾柱灸、艾灸盒等常规灸法施灸,每穴每次3-5分钟,以局部潮红、有温热感为度。
3. 穴位敷贴
艾灸贴融合了药物精油、中药、艾草等的功效,方便易行,贴于所选穴位,每日更换一次即可。
总之,针灸“治未病”是依据中医“治未病”理论,选择一定的时机,应用各种针灸方法刺激机体一定的腧穴,人为地激起机体适度应激的一种有效方法,它通过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和耐受力而达到防病保健的效果。(张驰)
本文由湖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重点学科带头人常小荣教授进行科学性把关。
“达医晓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