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医生多点执业的政策已经出台,在较早试点的四川、广东等地,医生通过合法为其他医疗机构服务,将过去“走穴”获得的灰色收入变成阳光报酬。
赵佳(化名)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从事整形美容工作,副主任医师职称,在当地医联体内一家县级医院进行多点执业。赵佳都是在完成本职工作后,利用休息时间定期去手术、讲课,每月去两天,收入两千元。
截至2016年年底,成都医师多点执业备案4392人次,注册3240人次。成都要求,必须具有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的执业医师才可以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申请医师多点执业,薪酬标准由双方协商确定,执业医院支付。
在广东,更是出现了医生集团一类的医生联合体,为医生到更多医疗机构,包括民营医院执业创造条件。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组建医生集团也得到了鼓励。
去年上半年,深圳博德嘉联医生集团获得了国内首张医生集团营业执照。据医生集团创始人、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教授林锋介绍,加盟的医生越来越多,目前达到了300多人,大多数是体制内、采取多点执业的方式加入进来的。
林锋认为,只有医生实现完全自由执业,才能获得定价的自主权,收入也完全由市场来检验,这才是真正有意义的阳光收入,是有尊严地提高医生的收入。
“比单纯呆在公立医院好了很多,收入一般多两三倍是没有问题的。”林锋说,“拿一个博士毕业中级职称的医生来说。在医院只算正常工资的话,扣除各种保险税费后,每月实际到手9000元—10000元左右,这还是比较好的医院,到我们这儿基本翻番了。”
不过,对于医生是不是愿意到医生集团自由执业,林锋表示还要靠观念的转变。
“继续在体制内,费尽心力钻体制的空子、通过灰色收入来增收,还是通过自由执业、医生集团这样阳光、有尊严的方式来实现劳动回报,这是两条完全不同的路。”林锋说。本报记者 王明峰 贺林平 商 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