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健康·生活

安徽省含山县坚持问题导向全力推进健康扶贫

2016年08月17日11:12 |
小字号

一是深入解决“怎么治”问题。含山县认真深化落实医药体制改革各项措施,针对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缺乏,医疗机构能力不强的现状,积极探索基层卫生医疗服务模式,建立以县级公立医院为基础、县域医疗共同体为主导、乡村医生签约服务为补充的分级诊疗机制。此项措施一方面实现了基层首诊的关口前移,为农村病患及时初诊、有效转诊和适度医疗创造了现实条件,有效化解人民群众“看病贵”问题,合理降低贫困人口医疗费用;另一方面围绕群众就医需求,完善县内医疗服务体系,着力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格局,通过“市援县、县联镇、镇提村”的逐级帮带的形式,有效促进基层卫生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基层、优化配置。截至目前,含山县人民医院、含山县中医院已分别与马鞍山市人民医院、南京军区总医院和马鞍山中医院、省中医院签订对口支援协议,建立跨区医联体和城市医共体;县中医院与环峰镇卫生院试点组建县域医疗共同体,提升全县医疗卫生服务整体质量水平。2016年,全县共安排四个医疗基础条件较好、服务能力较强的村进行村医签约服务试点,为农村居民提供“契约式”、“零距离”综合医疗服务,开启基层医疗服务新模式。

二是完善解决“怎么保”问题。深入探索“新农合”补偿方式改革,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建立激励约束机制,促进医患双方因病施治、合理检查与合理用药,减轻患者医药费用负担,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结合全县医疗机构实际,完善“新农合”基金按病种付费实施方案,按照“分级医疗”的原则,合理划分试点病种,实行差别补偿,充分发挥医疗机构各自功能。对试点病种进行归类分组,同组疾病实行“打包付费”定额补偿,固定患者自付费用比例(20-30%),适当降低贫困人口病人医疗费用负担。通过按病种付费政策的实施,参合重大疾病病人的补偿待遇明显提高、新农合基金的保障效能进一步提升、医疗机构合理利益得到维护。据统计,全县21家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60个病种已全部纳入按病种付费范围,住院实际报销比例为70-80%(其中核定终末期肾脏病每次血液透析治疗定额费用为500元,“新农合”基金支付430元,报销比例为86%)。

三是探索解决“怎么防”问题。联合县扶贫办、新农合、疾控中心、妇保所等部门,共享整合信息资源,启动全县农村贫困人口因病致贫调查工作,明确各自责任分工,全面摸清贫困人口底数。通过“建档立卡”将其纳入系统管理,为贫困人口提供精准健康服务。县疾控中心、妇保所在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时,注重在城乡居民、65周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7岁以下儿童和孕产妇等健康建册档案中筛选贫困人口,全方位分析贫困人口健康状况及成因,研究制定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措施;县农合中心全面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政策,对贫困人口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个人缴费部分由财政给予补贴,大病保险筹资标准人均提高30元,降低或免除贫困人口住院起付线,实行住院保底补偿,大病保险起付线减半计算,提升贫困人口家庭抵御健康风险能力。6月底,含山县已完成贫困人口因病致贫的入户调查,共录入、上报因病致贫人员信息数据2712人。2015年以来,该县还充分利用“三下乡”活动,组织近千人次专家赴贫困村开展义诊300多次,接受咨询逾万人次,有效提高贫困人口健康意识,增强了疾病预防能力。(来源:安徽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王礼刚 谷胜生)

(责编:聂丛笑、权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