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健康·生活>>科普要闻

北京患者组织抗癌乐园自救互助

2016年06月28日08:37 | 来源:北京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与癌共舞

图/ 北京日报

  “孙阿姨,您说我还能活多久?”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门诊大厅,正在示范乳腺癌术后按摩动作的孙桂兰,突然被患者的这一问打断了。

  不是第一次有人这么问她。这次,是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女孩。孙桂兰看她戴着一顶严严实实的帽子,突然想起当年的自己。

  1994年,刚刚四十一岁的孙桂兰被诊断为乳腺髓样癌,癌细胞转移到腋下淋巴,已是中晚期。她万万没想到,家中两位老人刚因肺癌先后去世,自己又与“癌”纠缠在了一起。

  四十不惑!拿到诊断书的时候,孙桂兰脑子里突然蹦出这四个字。她明白,这是下意识地自我安慰,真正做到“不惑”,看透世事谈何容易。

  大剂量的化疗令孙桂兰苦不堪言,严重的呕吐导致身体极度虚弱,无法自如行走。一头长发悉数掉尽,她只好戴上帽子遮丑。原本4个疗程的化疗,她连一个疗程都没能坚持下来。

  “姑娘,你知道吗?到现在,我已经多活了快二十年了。”孙桂兰回过神,温柔地握住女孩冰凉的双手,轻轻讲起自己的故事。

  癌细胞在快速转移。1996年7月,感到腰部骶骨开始疼痛的孙桂兰,到医院检查发现右乳腺癌已经骨转移。“你的生存期最多只有半年。”医生的轻语听在孙桂兰耳里,如同炸雷。

  “半年?我还能做些什么呢?”在人生的最低谷,孙桂兰痛定思痛。面对人生的变故,看到日渐消瘦的丈夫和渴望母爱的儿子,她下决心一定要活下去,一定要和癌症斗争到底!

  在朋友的引荐下,她走进北京抗癌乐园——一个由癌症患者组成的志愿者团体。

  为寻求安慰而来的孙桂兰,惊奇地发现这里的人没有时间沮丧和流泪。大家组织登山、健身、旅游,为与癌症有关的志愿活动奔忙。其实,许多人的病情比孙桂兰要复杂、严重,但他们顽强地与病魔战斗,不曾放弃。

  “我也想这样,有质量地活着。”孙桂兰羡慕园友们的积极与豁达。在治疗的同时,她开始学习抗癌健身操,参加志愿活动,帮助其他癌症患者。日复一日,在抗癌乐园这个大家庭中,她逐渐积聚起重生的力量。

  一晃,医生断言的“半年生存期”到了。清晨的家中,孙桂兰为即将参加的志愿活动在镜前整理妆容。抚摸着新长出来的头发,她第一次发自内心地笑了。

  “医疗技术判断我只能活半年。可人不是模式化的机器,只要坚持,就不会跌入谷底。你说是吗?”孙桂兰将女孩拉到身边坐下。女孩望着她,眼里瞬间有了一丝光彩。

  癌症≠死亡。通过科学有效的治疗方式,放松乐观的心态,不是没有延长生存时间甚至治愈癌症的可能。但抗癌之路并不好走。孙桂兰深知其中的痛苦,在与一个个病友并肩作战的过程中,她学会了水一般的柔和。无论面对的是沉默、哭泣、宣泄甚至拒绝,她都用倾听和陪伴去努力化解。

  一位新来的病友“黑屹”患有弥漫型非何杰金氏淋巴癌,癌细胞全身扩散,骨骼从头到脚几十处受侵,她万念俱灰。孙桂兰为“黑屹”着急,隔三岔五就到她家中,讲自己和园友们与病魔抗争的故事,告诉她癌症并不等于死亡。“精神不垮,阎王对你没办法。如果精神垮了,神仙也没有救你的好办法。”听到孙桂兰的话,看见她苍白却依然充满活力的脸庞,“黑屹”被触动了。她跟着孙桂兰走出家门,走进抗癌乐园,尝试着帮助别人,感受生命的价值。

  自强不息,自娱自乐,自救互助,这是抗癌乐园每个志愿者的座右铭。

  2008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成立志愿服务队。已有十余年志愿服务经历的孙桂兰,被评为首批抗癌明星,用亲身经历和抗癌经验帮助癌症患者重拾生活的信心。也许是同病相怜的缘故,许多排斥医生和家人的患者,却愿意向孙桂兰这样的志愿者打开心扉。每次,看到患者脸上露出笑意,她的心就充盈着满满的幸福感。

  生命,总是在残酷和无情中坚强。磕磕绊绊,越挫越勇。如今,孙桂兰作为抗癌乐园的常务副园长、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抗癌志愿者,已坚持16年参加希望马拉松比赛为癌症研究募捐,并接连18年参加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帮助过的癌症患者不计其数。

  22年过去,63岁的孙桂兰打破了“半年生存期”的魔咒。她烫着利落的短卷发,平日里略施粉黛,活跃在抗癌一线。为别人寻找活着的意义,这也是孙桂兰支撑自己与癌共存的动力。

  医院大厅内,抗癌乐园的志愿者们还在与前来咨询的患者低声交谈着。椅子上,年轻的女孩听完孙桂兰的故事,若有所思。

  “抗癌的人就像是蝴蝶破茧,耐得住黑暗,忍得了疼,才可能重见光明。姑娘,你想变成蝴蝶吗?”孙桂兰温润的嗓音浸润着希望和力量。

  “想!”女孩点头,笑靥如花。(汪丹)

(责编:高奕楠、权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