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健康·生活>>科普要闻

喝茶的8个常见误区,你喝对了吗?【2】

2016年04月15日08:18 | 来源:人民网-生命时报
小字号
原标题:喝春茶有讲究,你喝对了吗?

六大茶各有养生特长   

中国茶叶形态万千,按照加工工艺的不同,可分为绿茶、红茶、青茶、黑茶、白茶和黄茶六类。专访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吕海鹏副研究员,并参考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陈宗懋院士和中国医学科学院甄永苏院士共同主编的《茶叶的保健功能》一书,总结了不同茶叶的保健功能。

绿茶 降火防癌

我国绿茶生产历史最久,品类最多,如西湖龙井、黄山毛峰、洞庭碧螺春、太平猴魁等。

绿茶具有多种保健功能,包括预防癌症、改善心血管健康、减肥、抵御电离辐射等。此外,绿茶有助降火,胃寒者应少喝,而易上火、体壮身热的燥热体质者宜饮。

青茶 润燥减肥

乌龙茶又名青茶,主要分四类,闽南乌龙(如铁观音)、闽北乌龙(如大红袍)、广东乌龙(如岭头单枞)、台湾乌龙(如冻顶乌龙)。

某些乌龙茶品种中富含“甲基化儿茶素成分”,具有抗过敏、抗炎、抗氧化、保护肝细胞、降血压等功能。与其他茶类相比,乌龙茶在减肥方面效果较好。此外,乌龙茶能清除体内积热,适合秋天喝。

红茶 暖胃护心

我国红茶产地较广,种类较多,一般分为工夫红茶、小种红茶、红碎茶三大类。 大量医学研究表明,饮用红茶有助调节人体动脉中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概率。此外,红茶有暖胃的作用,适合虚寒体质者和老年人饮用。

黑茶 御寒降脂

黑茶是我国特有的茶类,种类比较丰富,例如有云南普洱茶、湖南茯砖茶、广西六堡茶、湖北青砖茶以及四川边茶(康砖)等。

现阶段研究表明,普洱茶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病毒等保健功能;茯砖茶也有很好的消脂去腻作用,降脂减肥功能较强。此外,黑茶有助御寒,适合虚寒体质者引用。

白茶 抑菌抗辐射

白茶按采摘标准不同可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和寿眉。

白茶的化学成分一般与绿茶比较接近。与其他茶类相比,白茶的抗菌效果比较好。此外,白茶也具有较好的抗辐射效果,在美国和欧洲地区白茶提取物被用于脸部护肤品的开发。从中医角度来说,白茶性凉,能降火去燥。

黄茶 人人皆宜

黄茶按照鲜叶老嫩度通常分为黄芽茶(如君山银针、蒙顶黄芽和莫干黄芽)、黄小芽(如沩山毛尖、北港毛尖和平阳黄汤)和黄大茶(如安徽霍山黄大茶和广东大叶青)。 目前,关于黄茶保健功效的研究相对较少。与绿茶清凉和红茶温热的性味相比较,黄茶类的性味特征居于两者之间,普通人几乎都适合。

买茶叶记住5个字   

清明前后的茶叶是最受人欢迎的,价格也最昂贵。但每年此时,都会有一些不法商贩趁此时机,把陈茶重新加工冒充新茶。记者特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何丽,教大家挑选好茶叶的5个标准。

新   

茶叶最好买当年产的新茶,其口感、色泽、品质都优于陈茶。而新茶又有春、夏、秋之分,春茶指每年3月下旬到5月中旬采制的茶,夏茶指5月下旬到7月初采制的茶,秋茶则是指8月中旬后采制的茶。

因为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沛,再经过一冬的休养,此时茶树芽叶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因此春茶尤其是明前茶、雨前茶滋味鲜活,通常比夏茶和秋茶好。

辨别时,新茶一般比较肥壮厚实,叶子裹得较紧,有的还有较多毫毛,色泽鲜润,泡开后汤色嫩绿清澈;而陈茶的外形就比较松散,色泽呈暗黄色或暗褐色,汤色黄暗,清澈度低。

有些茶还有其独特的辨别特征,比如龙井茶和碧螺春,前者的新茶颜色绿中带黄,叶面上可能会有些斑;后者的新茶,幼嫩的芽尖背面长有白色茸毛。

干   

茶叶要“买干不买湿”,含水分多的茶叶不但会失去原有的色、香、味,而且很容易发霉变质。不仅味道不好,还含毒素,喝了会伤害身体。一般含水量较低的茶叶,条索疏松,质硬而脆。

购买散装茶时,可以用拇指、食指和中指轻捏茶叶。如果手指轻轻一捏,就能把茶叶捻碎成粉末状,说明茶叶很干,含水量少,茶叶的质量保持良好。

而有些茶因为存放时间过长,或者存放不当,吸湿比较严重,一般含水量都比较高。这样的茶叶湿软,用手指捏不成粉末状,茶梗也不易折断。此外,还可以用手感觉下茶叶的重实或轻飘程度,一般重实的内含物质充实,风味更佳。

匀   

这个标准主要针对的是茶的色泽,好茶叶颜色均匀,粗细一致,光泽自然。颜色鲜艳发绿,其中以翠绿色最佳,越接近自然的原始色泽越好。而染了色的茶看上去像蒙了一层灰,颜色发乌发暗。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当场冲泡一杯试试。好茶叶冲出的茶,颜色柔亮,茶水清澈。

此外,还需要警惕染色茶。那些绿得过于鲜艳的茶叶,可取少量放在手心,用手指蘸点水捏一下茶叶,如果手指上留下了绿色痕迹,就证明这种茶叶染过色。

如果茶冲出来后,放了半小时发生了分层,就可以肯定里面的茶叶被染过色。特别说一下碧螺春,仔细看应该能看到白色的小绒毛,而染了色的只有绿色的绒毛。

香   

好茶叶香味浓郁,新鲜自然,差一些的则香味偏淡。干茶可以闻香气,买茶叶时将一小撮茶叶捂在手心里,先哈几口气,再放到鼻子前闻一闻。如果闻到霉味、酸味、馊味或者烟味,就不要买了,说明茶叶在加工或贮藏过程中已被污染。也可以用杯泡来嗅闻香气,以纯正、无异味为好,香气高爽、浓郁为最优。

此外,因为茶叶中的芳香物质是易挥发的,不饱和成分会被氧化,所以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茶叶的香气会慢慢钝化,营养成分也有所减少。因此新茶闻起来有股清香,口感鲜爽;而陈茶少了清香,喝起来有种令人不快的老化味。

净   

越干净的茶品质越好,所谓“干净”就是指,茶叶里没有其他茶片、茶梗、茶籽、树叶、泥沙或杂物。按照国家的规定,茶叶中的非茶异物不得多于1%。另外,茶叶的生长和制作过程中,都可能存在着一些污染。一般来说,当年4月底前采制的春茶农残较少。

有些茶厂制作茶叶时会往里加糯米粉,因为糯米粉有黏性,老茶叶也可轻松揉捻成条。而且加了糯米粉,还会增加茶叶的分量。但这样很容易粘上不干净的东西,如泥沙、小昆虫。

有些工厂还存在设备老化、卫生不合格的问题,一不小心茶叶中的有害微生物就超标了,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和黄曲霉毒素。对此,普通的消费者并不好判断,买茶可优先考虑贴有“QS”(企业食品生产许可)标志的茶叶。

泡一杯好茶的5大要素   

想要喝好茶,除了会选,还要会泡、会喝。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林智告诉记者,沏茶的水质、温度、用具、时间及比例,都会影响茶的色泽、香气和味道,泡一杯好茶离不开以下5个要素。

水质   

好水才能配好茶,水质有软硬之分,能够影响茶汤的色泽、香气和滋味等感官品质。“硬水”一般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相反,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被称为“软水”。泡茶最好选用金属离子含量低的“软水”,如纯净水和高品质的矿泉水。

很多人泡茶图方便,往往直接把自来水烧开用,但其中残留了消毒用的氯,茶汤也会有股异味。因此使用自来水时,需要经过净化。可以将其存在没有盖口的容器中,静置一段时间,消散氯气,并适当延长煮沸的时间。

茶水比   

一般来说,茶叶和水的比例因茶叶的种类及喝茶者的浓淡喜好有所不同。绿茶的茶叶与水的比例一般以1∶50为宜,常用150毫升的水冲3克茶叶,冲泡出来的绿茶汤浓淡适中。红茶的茶叶与水的比例与绿茶相当。黑茶的茶叶用量一般是绿茶的2倍,即茶叶与水的比例为1∶25。乌龙茶的投叶量比较大,基本上是所用壶或盖碗的一半或更多。

茶具   

选对茶具是泡茶、赏茶、品茶必不可少的一步,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冲泡绿茶时可以根据茶叶的品质选杯子,品相好、细嫩名贵的绿茶如西湖龙井、黄山毛峰等可以使用透明玻璃杯,以便欣赏“茶舞”。一般品质的茶叶可以用瓷杯。但要注意的是,泡绿茶不要盖杯盖,否则茶汤容易变黄。

红茶为了观色,也可用玻璃杯或是用白色瓷器衬托其红色茶汤,但不同的是,使用盖碗杯冲泡更能发挥红茶的浓郁香气。乌龙茶也适合用盖碗杯冲泡,方便闻香和赏叶底,还可以用紫砂壶来冲泡,能使茶汤醇厚,香气不散。普洱茶一般用紫砂壶、盖碗杯都可以。

水温   

一般来说,每种茶适宜的冲泡温度与其发酵程度有关,发酵程度较低的茶,水温不能太高,尤其是不发酵的绿茶,如西湖龙井、碧螺春等,用80℃~85℃的水冲泡即可。这类茶比较细嫩,刚煮沸的水温度太高会破坏绿茶的清香。

而乌龙茶如铁观音、大红袍等是半发酵茶,适合用沸水多次冲泡。红茶是全发酵茶,高水温浸泡能够促进其中有益成分溶出,最好用刚煮沸的水来泡。黑茶是后发酵茶,以普洱茶为代表,冲泡时也要用100℃的沸水。

冲泡时间   

时间短了,茶没出味,长了则芳香挥散,一般时间的掌握和茶叶种类、冲泡次数有关。绿茶的冲泡时间一般为2~3分钟,最好现泡现饮。如果冲泡温度过高或时间过久,多酚类物质就会被氧化,茶汤不但会变黄,其中的芳香物质也会挥发散失。冲泡时可以先用1/4的水把茶叶润一润,过20秒或半分钟再冲水饮用。

红茶的冲泡时间以3~5分钟为佳,冲泡的次数可根据茶叶品质来分,一般为2~3次。乌龙茶可冲泡多次,品质好的可冲泡7~8次,每次冲泡的时间由短到长,以2~5分钟为宜。普洱茶等黑茶,第一次冲泡时要用10~20秒钟快速洗茶,既能滤去茶叶中的杂质,还能使后续泡出的茶汤更香醇,后续冲泡时间一般2~3分钟为佳。

(责编:权娟、许心怡)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