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谨记!初中前让孩子少做10种运动【2】

6.碰碰车。碰碰车是游乐场最常见的项目,但这类冲撞游戏中,快速的撞击有可能导致孩子颈部、腰部等处关节、肌肉、韧带的错位或扭伤。因此,一般建议学龄前的儿童不要乘坐,尤其不要进行快速大力冲撞。
7.兔子跳。兔子跳是运动场上常见的热身方式,但做兔子跳时,人体重心所承受的重量相当于自身体重的3倍,容易造成孩子膝关节受力过大,甚至发生关节半月板损伤。因此,兔子跳游戏的距离一般应该控制在10~20米,最多不要超过30米,同时要注意提前热身,控制好时间和频率,疲劳时及时休息。
8.过度力量锻炼。仰卧起坐、负重走等力量锻炼有助于塑造体形,但对发育期的孩子来讲,过度力量锻炼容易导致肌肉发育不平衡,甚至局部肌肉过强,从而增加骨骼某一部分的牵拉力量,导致骨骼发育不平衡,例如很多孩子脊柱侧弯,除错误坐姿外,另一重要原因就是肌肉力量不平衡。因此,集中的、力量型的过大强度的训练,一般要在青春发育期后进行。特殊的专业竞赛运动要在专业教练和运动医学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9.极限运动。极限运动在欧美国家颇受欢迎,也大有席卷中国的态势。一些家长为了锻炼孩子不服输的精神,常会带孩子一起体验。但这种运动对人体各方面的素质要求非常高,即使成年人也需要达到一定的健康标准。孩子身体各器官和系统还未发育成熟,进行跳伞、无保护攀岩等超过自身承受能力数倍的大运动量活动,容易导致肌肉、韧带、关节等部位疲劳损伤,甚至留下后遗症。而且,孩子关节中软骨尚未发育完全,长时间过度磨损膝盖软骨,日后易形成骨质增生、关节炎、半月板损伤等。
10.小区健身器材。公共健身器材对安全要求很高,一般小区的健身器材只针对成年人使用,其旋转幅度、双脚间宽度都是按照成人的身材设定,孩子玩很容易引发各种危险。而类似于荡秋千这样的儿童器材,家长也一定要在旁边看护,注意不要荡的太高,玩的时候让孩子抓紧绳子。
最后,游泳、跳绳、踢毽子、蹦床等全身协调运动,且运动量较少的游戏比较适合初中以下的孩子。父母在带孩子锻炼时,应注意适量、均衡的对待每一项运动,让孩子尽量做到全面发展。同时,要注意做好防护措施,监护人要注意陪伴保护。▲(北京儿童医院儿童保健中心主任医师 刘春阳)
![]() |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