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卫生频道

“莫让好药成为替罪羊” 专家呼吁扶持中药注射剂

2013年11月19日08:38    来源:人民网-健康卫生频道    手机看新闻

人民网北京11月19日电(刘平安 郭平)11月16日,2013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年会暨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李时珍医药创新奖颁奖大会在京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刘晓峰、中国科协副主席程东红、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会长王国强,以及科技部和有关部门领导,中医药界国医大师、知名院士等出席会议。为获奖者颁发证书的同时,鼓励中医药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创新发展的自强之路。

此时恰是中药注射剂风波高潮迭起之际。继舒血宁被某媒体称为“最被滥用中药注射剂”之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当即跟进,要求舒血宁注射液修改说明书。而媒体间也在传言,发改委正在酝酿动作,或将对中药注射剂来一轮降价措施。一连串动作引起了中医药界人士的高度关注,他们对中药注射剂的说法有事实、有数据、有观点,为大众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值得参考阅读。

原料可溯源,质量可控制

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工程院院士张伯礼介绍,中药注射剂开创了中药的全新给药方式,与中药传统的丸、散、膏、丹不同,可大幅提高疗效,是中药科技创新的一大进步。

张伯礼说,中药注射剂的研发已走过了50多年历程,其间基础研究和安全性评价从未止步。特别是5年前,国家启动了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再评价项目,以此为契机,一些大品种药物在原料、制剂工艺、标准、安全性评价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几十个大品种的相关生产企业下了大功夫,引进先进生产工艺,原料可溯源、质量可控制、批次间一致性显著提升。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安评中心开展的第三方评价也一直没有停止。这些工作得到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支持,当前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不仅远远低于五六年前的自身水平,也远远低于很多化学药物。例如,新近完成的某注射剂3万人安全性评价,不良反应率为3.8‰,有的大品种甚至达到了2‰。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数据也显示,中药注射剂重大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西药。

大量研究数据表明,临床不合理使用是导致不良作用的主要因素,因此,加强中药注射剂合理用药知识的培训很有必要,除了重视对症用药,特别要强调的是单独滴注,中药注射剂不与其他药配伍使用,也不要与其他药物进行序贯滴注。

(责编:许晓华、刘婧婷)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