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有突破 疗效较明显
中华中医药学会秘书长曹正逵教授介绍,中药注射剂近年来不断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基础科研和安全性研究也都有了重大突破。2013年,由军事医学科学院领衔完成的《中药安全性评价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课题由该学会推荐至科技部,已通过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终审,为建国以来中药获得的第三个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曹正逵说,科研水平的提高,开创了中药创新自强的发展道路,保障了药品的安全性,加之中医药本身的属性,临床疗效较明显,在临床上非常受欢迎。
张伯礼介绍,中药注射剂对心脑血管类疾病的治疗效果明确,例如丹红注射剂对糖尿病引起的末梢血管病变有很好的疗效,血必净在治疗感染引起的脓毒血症有明显作用,而西药对由内毒素造成的疾病还有没很好的解决办法。
“莫让好药成了替罪羊”
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副院长、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审评专家刘建勋介绍,中药注射剂是从传统中药逐步发展起来的现代中药制剂。近年来,中药注射剂正处于产量大、研发势头强劲的状态,从药物的种植、加工、提取、成药,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成为我国制药产业开拓国际市场颇具潜在优势的项目。
刘建勋说,中药注射剂直接进入血液,起效快,作用明显,在临床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大型三甲医院里,例如北京的西苑医院、广安门医院、东直门医院等,此类药物的使用规范,不良反应发生率很低,且价格较低,相对于一些西药,特别是进口药物来说,更易被患者接受。
刘建勋介绍,从“十一五”到“十二五”的十年间,卫生部、科技部对中药注射液研究投入了大量经费,有实力的科研单位,例如中医科学院、清华、北大等科研院所都加入了中药注射剂的生产工艺、质量标准、药物疗效、药理基础、安全性评价等研究中,在质量标准和控制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水平越来越高,门槛越来越严。他多次参与国家主管部门、中药国际合作伙伴对国内生产企业的考察,对生产条件、质控流程的进步都心中有数。
刘建勋认为,中药注射剂还应进一步加强研究开发力度,上市评价不应减弱,好的品种要扶持,不应让好药成了替罪羊。曹正逵也说,相关部门、媒体、患者应客观对待,支持促进民族医药发展,他质疑有关中药注射剂的报道说,临床效果好、群众欢迎、用量大就能说是滥用吗?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