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阳光明媚,小明、小刚和几个好朋友相约一起踢足球,中午大家一起去吃披萨。小伙伴们边吃边聊各自学校的趣事儿,正在嚼香肠的小明听到好玩的地方忍不住哈哈大笑,结果一口香肠被呛到气管里,哽住了喉咙。此时的小明无法说话、无法呼吸,但小伙伴们都以为他喘不上气是因为笑的太厉害了,直到小明用手抓住自己的喉咙, 大家才意识到情况不对,赶忙叫来了邻座的小明爸爸。小明爸爸及时用海姆立克急救法,使小明咳出了卡在气管里的香肠,脱离了危险。
这样的场景在生活中其实并不少见,异物吸入造成的哽噎或窒息是婴幼儿致命的意外伤害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该如何识别呼吸道异物阻塞和进行急救呢?
南京市民学习呼吸道异物阻塞急救知识(图片来源:新华网)
呼吸道异物阻塞的一般体征
及时识别呼吸道异物吸入引起的呼吸道阻塞对于急救成功与否至关重要。由于异物吸入气管时,病人感到极度不适,常常不由自主地以一手呈“V”字状紧贴于颈前喉部,这是最常见的呼吸道阻塞体征。轻度的呼吸道阻塞一般会有咳嗽的症状,在咳嗽间歇可能会有喘息的声音,但患者还是有较好的气体交换。严重的呼吸道阻塞患者则会出现用手抓喉咙或者挥舞手臂,不能说话、哭或发出声音,微弱无力的咳嗽或无法咳嗽,吸气高调音,呼吸困难、 甚至于无法呼吸,脸色变青看上去很恐慌等症状。
海姆立克急救法
小明故事中提到的海姆立克急救法也叫腹部冲击法,这是《2015美国心脏学会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更新版)》的标准急救方法之一,原理是利用腹部冲击和挤压,驱使肺部残留空气形成快速的、向上的气流,从而把堵住气管的异物冲出呼吸道。传统的海姆立克急救法通常用于神志清醒的1岁以上的孩子和成人,一般是由他人操作,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用作自救。
海姆立克急救法有五个步骤:
第一步,抢救者站在病人的背后,用双臂环绕病人的腰部。
第二步,其中一手握拳。
第三步,将握拳的大拇指一侧放在病人胸廓下方,略高于脐上的腹部。
第四步,用另一只手抓住握住的拳头,快速有力地向内、向上冲击病人的腹部。
第五步,重复这个动作直到异物排出或是病人失去意识为止。
对于孕妇及特别肥胖者,施救者要由中央垂直向内做胸部按压,冲击其胸部下半段。
发生呼吸道异物阻塞时如何急救
现在我们对海姆立克急救法有了一定印象,那么发生呼吸道异物阻塞时,我们该如何进行急救呢?
1. 意识清醒的成人或儿童的呼吸道阻塞急救
轻度的呼吸道阻塞
表现:病人能够用力地大声咳嗽、说话、哭闹。
急救措施:陪伴、监护,并鼓励病人尝试用力咳嗽以排出异物。如若咳嗽无效或出现重度阻塞表现,应立即实施海姆立克急救法直到异物排出为止。
严重的呼吸道堵塞
表现:使用“V”字手势时意识清楚,但不能说话或哭闹、呼吸微弱、咳嗽乏力、吸气高调音,或呼吸困难、脸色发青。
急救措施:实施海姆立克急救法直到异物排出。如果不能缓解,并且病人出现意识不清时,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2. 意识清醒的婴儿呼吸道阻塞急救
根据《2015美国心脏学会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更新版)》,1岁以内的婴儿发生呼吸道阻塞时,应采用背部拍击法以及胸部冲击法,而不是海姆立克急救法。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第一步,将婴儿翻转面朝下,呈骑跨状放在你的一侧前臂上,使其头部略低于胸部,用同侧的手掌托住婴儿的头部和下颌,你的手臂可以放在同侧的大腿上。
第二步,用另一侧的掌根叩击婴儿两个肩胛骨之间的区域,给予连续5次有力的背部拍击。
第三步,固定婴儿的后颈部,翻转成仰卧位躺在你的一侧前臂上,用同侧手掌托住婴儿的头部和颈部,使其头部略低于躯干,你的手臂可以放在同侧的大腿上。
第四步,用另一侧手的食指和中指按压婴儿乳头连线中点下缘的胸骨,1秒1次,给予连续5次有力的向里、向上的胸部冲击。
第五步,依次重复5次背部拍击和5次胸部冲击,直到异物排出或是婴儿失去意识为止。
3. 意识丧失时的呼吸道阻塞急救
如果发现呼吸道阻塞的病人意识丧失,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并轻轻地把病人放到平地上。
这时需要用“轻拍重唤”的方法,即轻轻拍打其肩部,大声询问“您怎么了”,或呼唤名字,同时查看其有无呼吸。如果病人没有回应、呼吸或哭泣,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实施胸外心脏按压,按压和通气比例为30:2,按压频率为每分钟100-120次,胸外按压所产生的冲力至少会和腹部冲击法的压力一样多,所以也会对异物的排出有帮助。每次开放呼吸道给予人工呼吸前都要打开病人口腔检查有无异物,如果看到异物而且是容易清除的,应立即用手指清除。如果没看到异物,则继续予以心肺复苏,依次重复施救直到异物排出或急救人员到来。(蒋本然)
本文由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医疗健康专委会主任委员王韬进行科学性把关。
“达医晓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