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用药须将安全性“置顶”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老年人生理机能下降,药物在体内的药动学及药效学会发生一系列变化,且老年人因常有多种慢性疾病需服用多种药物,易造成药物蓄积中毒或相互作用增加,导致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增加。在全国安全用药月来临之际,药学专家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老年人用药,要遵守受益原则,即收益高于风险,将安全性放在首位。
生理特点决定用药特点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药剂科主任徐珽教授介绍,年龄大于65岁的老年人群,其生理发生较大变化,主要表现为机体老化、功能障碍,即生理功能减退。生理功能减退直接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例如,老年人的胃壁功能降低,胃肠蠕动减慢,可导致药物在胃肠道停留时间延长,减少药物的吸收,也可能增加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其次,肝脏是药物主要的代谢器官,而老年人的肝功能减退,尤其是功能性肝细胞、肝血流量减少,肝药酶活性减低,使药物在肝内的代谢减慢,半衰期延长,血药浓度升高,以上变化均可能引起药物作用增加以及体内蓄积,如老年人常服用的精神类药品阿普唑仑、艾司西酞普兰等在体内停留的时间均延长,药效增加。此外,肾脏是药物的主要排泄器官,老年人肾功能减退(老年人肾血流量仅为年轻人的40%~50%),可使经肾脏排泄的药物在体内蓄积,引起不良反应或中毒。最后,血浆蛋白是药物的载体,随着年龄的增长,血浆蛋白减少,导致具有药物活性的游离性药物浓度增加,也可能使药物在体内蓄积。
中国人民解放军307医院药学部主任付桂英副主任药师表示,药物摄入体内,由消化道吸收,经肝脏代谢,随血液循环分布于全身,主要由胆道和肾脏排泄。由于年龄增长导致的衰老变化,老年人器官生理功能下降,因此老年人的药代动力学有其特殊性,即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均发生变化。此外,老年人的靶器官对药物的敏感性发生变化,且随着增龄,体内一些受体数量减少,受体与药物的结合力减弱,不仅影响药效,而且会诱发不良反应的发生。
安全性是基本要求
“老年人合理用药应遵守受益原则,即收益高于风险。”付桂英强调,安全性是合理用药的基本要求。为了稳妥起见,提倡老年人用药采取小剂量给药的原则。同时,由于肝、肾功能直接影响药物的疗效和毒性,而老年人肝、肾功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减退,因此临床用药时应根据肝、肾功能调整给药方案,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肝脏疾病本身导致其代谢能力下降,药物代谢也减弱,消除时间延长,易发生毒性反应,故老年人应选用经肝脏代谢少或不需肝脏转化的药物,尽可能减少肝脏负担。肾功能对药物的影响体现在,一方面排泄减少易引起药物蓄积;另一方面肾功能不全时常出现低蛋白血症,与蛋白结合的药物少,游离、有活性的药物相应增加。当肾功能减退时,要对经肾排泄的药物,如地高辛、庆大霉素、阿替洛尔、头孢菌素、西咪替丁、卡托普利等的用法用量做适当调整。
徐珽表示,老年患者由于生理老化及病理变化的综合作用,重要脏器代偿功能明显减退,个体差异较大,因此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及药效反应等诸多方面均发生变化,使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随之增高。对此,付桂英提醒,老年人在用药过程中一定要密切监测不良反应的发生,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部分药物可加重某些慢性疾病,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或引起心脏衰竭;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的药物会引起人与社会脱节。老年人应用利尿剂、抗高血压药物和抗精神症状的药物时,常出现直立性低血压、痴呆、兴奋等不良反应,临床应予以重视。
北京积水潭医院临床研究中心陈志刚副主任药师表示,以抗骨质疏松药物为例,其治疗是长期的,除了缓解疼痛、改善骨密度等疗效指标以外,用药后的安全性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更加重要,许多患者都是因出现药物不良反应而终止了抗骨质疏松药物的治疗。一旦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我们应该客观、科学地面对,例如在权衡药物治疗作用的获益和用药风险后,再决定是否继续药物治疗,或调整甚至停止药物治疗。
警惕多重用药相互作用
徐珽谈道,老年人因多病共存,可能需要服用多种药物,因而多重用药也为老年人用药特点之一。多重用药分为适当多重用药和不适当多重用药,均可能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的风险,其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与药品种类和数量呈正相关。因此,在多重用药前切记咨询医生或药师,如果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
付桂英认为,一般来说,合用的药物越多,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就越多,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就越高。因此,老年人在用药时要充分了解药物的安全性、毒副作用及其相互作用,如对心脏病者,应熟悉奎尼丁与地高辛之间的相互作用、特非那定与红霉素间的相互作用等。同时,避免同时使用同类毒性的药物,如阿司匹林与其他非甾体抗炎药。
陈志刚告诉记者,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导致作用叠加或作用相抵,直接影响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特别是在判定药物不良反应的因果关系时,是否联合使用药物以及使用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信息。他以骨质疏松用药为例介绍说,许多骨质疏松患者同时伴有高血压、糖尿病、骨性或风湿性关节炎等慢性疾病,正在服用降压、调脂、降糖、消炎镇痛类等药物,因此患者在就诊时应告知自己的用药史,以便医生或药师合理制定用药方案。
付桂英呼吁,临床上在老年人用药前须进行严格评估,尽可能减少药物种类,明确最需药物治疗的疾病,确定最佳的用药频率,优先选用缓释剂、控释剂或某些药物的固定组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