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马”中的脱水或中暑 如何“救与防”?
长跑活动受到市民的欢迎,越来越多人参加马拉松长跑。虽然炎夏正渐渐离去,但秋老虎仍令广东白天的气温常常超过摄氏30度,如何在挑战自我,参与“跑马”的同时远离脱水、休克等意外事件?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郑丹文就此向市民支招。
●脱水与休克—— 补水和抬高下肢
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郑丹文介绍,虽然已入初秋,但目前广州的天气仍然炎热,白天出太阳时长时间跑步的话,体内热量和水分都在不断流失,如果没有及时得到补充,仍然可能出现脱水和休克的情况。轻者表现为脱水,即口干口渴,心率明显增快,体能急剧下降;重者可能会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即头晕,精神萎靡,肌肉僵硬或萎软,甚至出现意识不清。
对策:出现轻度脱水的情况时,要降低运动强度,少量多次饮水,最好是喝含电解质的水如佳得乐、宝矿力水特等,不要喝含有酒精成分的饮料。出现休克时,郑丹文提醒,可以参照心脏骤停的急救流程进行。如果伤者有意识,就及时给其补水,必要时呼救。
郑丹文强调,如果跑者失去意识,但还有呼吸和脉搏,可以抬高其下肢,将其头部倾向一侧,保证气道畅通,待其神志清醒后适当饮水。抬高下肢是跑步急救中常用的方法。在伤者下肢没有骨折和大范围外伤出血时,可以抬高伤者下肢,短时间内提高回心血量,改善循环和重要器官供血。适用于跑步过程中出现意识障碍、脑供血障碍(头晕、精神萎靡)、外周循环受影响(四肢萎软、厥冷)等情况的急救。
预防:
1、跑步前补液。一般认为,运动员或体育活动的参加者在训练或运动前2小时应饮用400~600毫升液体。这既能保证机体在运动前的水分充足,又能将多余的液体在运动前以尿的形式排出。
2、跑步中补液。跑步时人的口渴感仅仅是一种防止严重脱水的自我保护机制,不能等到口很渴了再补液。
3、跑步后补液。跑步后补液的目的在于补充长跑过程中丢失的水和电解质。在跑步后摄入含有适量钠、镁和钙的碳水化合物电解质饮料有助于维持机体的电解质平衡。不建议在跑步后饮用含咖啡因、酒精的饮料,纯水、汽水也不推荐。
●跑步中暑——
喝藿香正气水没用
郑丹文表示,中医和西医都有“中暑”一说,但是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西医中暑指的是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期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出现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的症状的总称,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跑步中常遇到的中暑就是这一类中暑,喝藿香正气水不仅没用,因其含有酒精成分,甚至可能有害。跑步中暑通常发生在“高温”和“高湿”的环境中,根据中暑的严重程度可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
出现热痉挛时,表现为肌肉痉挛,没有明显体温升高,无神志改变。此时需要到阴凉处休息,喝点含糖和电解质的饮料、果汁、水等。肌肉痉挛可以通过冰敷和按摩来缓解。
另外,在高温环境中运动出大量的汗后,如果出现恶心、头晕、呕吐、肌肉痉挛、疲乏无力、心动过速、低血压情况,体温可能轻度升高,神志清醒,但有恶化为热射病的风险。对于热衰竭患者的现场救治原则就是补水降温。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把患者移动到阴凉处,脱去多余衣物,喷洒凉水降温,给其服用电解质饮料,如果汁或水。
预防:
1、如果气温高于30摄氏度,相对湿度大于85%时,跑者务必提高警惕。
2、及时喝水,不要等到口渴了以后才开始喝水。可以适当喝点含电解质的饮料,或自备一瓶淡盐水随时补充水分。
3、如果一定要在太阳下跑步,最好穿浅色、透气、宽松的速干面料服装,或戴遮阳帽和墨镜。
4、如果出汗多并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要赶紧停止运动并寻求帮助。(记者 陈映平 实习生 李睿琦 通讯员 宋莉萍)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