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健康·生活

【人间世】坚持的意义:“选择做医生就需要敬畏生命”

2016年08月02日09:59 | 来源:看看新闻网
小字号
原标题:【人间世】坚持的意义:“选择做医生就需要敬畏生命”

点击观看:纪录片《人间世》第八集:坚持

7月30日,纪录片《人间世》播出了第八集《坚持》,这一集记录了发生在同一间手术室的两台手术。两台手术的背后,是两个不同的生命、两个不同的故事,相似的病因,完全不同的过程,在经历了一次次让人无奈的变化后,主导结果的,原来是人们对无奈时坚持的态度。

医学是一个不断求证的过程。挂号、检查、问诊、手术,每一步似乎都环环相扣,严丝合缝。但现实情况可能并不如此,因为变化总会突如其来,甚至会把医生、患者都推入无奈的境地。

《人间世》第八集《坚持》长微博素材211.jpg

这里是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新建成的心导管室,今天,世界顶尖的心导管专家云集于此,他们将要共同面对的是心脏内科领域最难的两台手术,而他们的双手也将承载着病人对于生活最后的希望。

《人间世》第八集《坚持》长微博素材303.jpg

最近十几天,李千军和妻子一直守候在中山医院心脏内科监护室的门口,他们不敢离开半步,夜里也不回家,实在困了,就在躺椅上小憩一会,一张躺椅,两个人轮流休息。

自从女儿生病后,李千军一直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他说自己没心情吃,也感觉不到饿,因为紧张。

《人间世》第八集《坚持》长微博素材433.jpg

监护室大门的那头,是他们19岁的女儿李娜。这十几天里,女儿李娜同样躺在床上不能下地,尽管看上去小姑娘的气色还不错,但是她不知道,她的身体已经到了不得不手术的时候,因为哪怕下地多走几步,她也可能突然会有生命危险。

李娜觉得自己心态比较好,都无所谓。她也一直安慰父母,让他们放心。

李娜患有的是多发性大动脉炎。这是一种累及全身动脉的炎症性疾病,会导致人体多处血管发生狭窄、闭塞或血管瘤。人体的心脏共有三根血管,李娜的大动脉炎引发了冠心病,心脏左侧两根冠状血管完全闭塞,仅有的一根可以供血的右侧冠状血管,也阻塞了百分之九十以上,这根比头发丝还要细的血管通道,维系着李娜全身的血液输送,可谓命悬一线,如果这根已经有严重病变的血管也堵上了,那再好的医生也将回天乏术。

《人间世》第八集《坚持》长微博素材768.jpg

堵塞的心脏血管,是埋在李娜身体里的一颗定时炸弹,手术是排除炸弹的唯一选择。每天监护室允许探望的时间只有半个小时,更多的时候,监护室的门是关着的,每次医护人员进出重症监护室,门会偶尔打开,李娜的爸妈总会探着身子往里张望。

想女儿了就看看手机里的照片。

李千军说:“哪怕有一点点希望,再大的困难,我们也要坚守。”

《人间世》第八集《坚持》长微博素材929.jpg

所谓心脏搭桥手术就是通过外科开胸手术,利用从病人身上取出的血管,将堵塞的冠状动脉的两端连接起来,让血液绕过堵塞的部分,从这座新搭的桥上通过,以改善心肌缺血的症状。而所谓心导管介入治疗,则是在病人的手或腿的动脉上开一个小孔插入导丝和微导管,将导丝经由血管到达心脏内血管的堵塞处,通过导丝置入网状支架,扩张闭塞处,疏通血管。

《人间世》第八集《坚持》长微博素材1094.jpg

陆浩医生介绍说,外科搭桥对李娜来说,如果不考虑年龄的话,是比较合适的,但是因为她才19岁,外科开刀创伤大,另外她有多发性动脉炎,搭桥以后她桥血管的寿命,相对来说桥血管的通畅率,可能要比普通的病人要降低很多。如果桥血管以后再出问题,基本上就没有很多办法。

最终,专家决定为李娜进行心导管的介入治疗,但是由于李娜的心血管闭塞过于严重,虽然医生进行了6个小时的反复尝试,但是最终还是没能打通血管。

一台成功的手术,需要完美的手术方案,同时也需要患者身体条件的配合,但李娜的情况非常特殊。第一次尝试失败了,但主治医生依然认为导管手术的方案是最适合李娜的,李娜重新回到了监护室,她在等待下次手术的机会,但这次,对于医生的决定,李娜的父母犹豫了。

《人间世》第八集《坚持》长微博素材1418.jpg

李千军担心万一又没打不通,支架就放不进去了,小孩子罪也受了,药水又打进去了。

让李千军犹豫的,依然是手术方案该选哪一个。微创手术放支架,创面小,恢复快,但支架有使用期限,而开胸手术心脏搭桥,手术创面大,恢复慢,而且血管阻塞的可能性依然无法消除。

李娜血管的病变情况,非常复杂,其实,对医生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最终,李娜一家还是接受了医生的建议,接受心脏导管手术。尽管再次进行同样的手术是一次挑战,毕竟李娜还很年轻,选择创伤小的方案是值得尝试的。

此时的李娜还是很乐观,她担心的只有两件事,需要重修的课程、爸爸妈妈的身体。

今天是手术日,吴伟的手术是今天的第一台,李娜被安排在了第二台。早上七点多钟,吴伟被推进了手术室。但是一夜没睡好的他血压明显有点偏高。

与李娜有着类似经历,患者吴伟也曾经历过一次未能成功的手术。今年55岁的他,患有冠心病及心肌梗塞,还伴有高血压及糖尿病。

在三根心脏血管中,李娜是左边的两根完全闭塞。而吴伟则是右边的这一根中间部位完全闭塞。不过幸运的是,人体会进行奇妙的自我修复,他的左边两根血管长出了一些小的血管,连接到了右边主动脉的末梢,使得吴伟的心脏缺血情况不像李娜那么严重。但是要想打通完全闭塞的右边血管并不容易。

七个月前,吴伟接受了心脏介入治疗。经历了漫长的六个小时手术后,遗憾的是,通道最终还没打通,手术被迫终止。

但考虑到心脏搭桥手术创面大等因素,医生最终还是建议吴伟等待合适的时机,再接受一次心脏导管手术。

再次手术的窗口期终于到来。术前两天,吴伟住进了中山医院心内科的病房。再次入院准备手术,原先十分淡定的他,此时却也流露出了些许的紧张。他默默地翻看着自己的检查报告,毕竟这是他的第二次手术,同样的手术方案,能获得成功吗?

葛均波,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作为心导管手术的世界级顶尖专家,他将主刀今天的手术。今天的两个病例都经历过一次未能成功的手术,同样的手术方案,再尝试一次,接手这样的手术,考验的不仅仅是医生的技术,还有医生的信心和坚持。

上午八点,手术准时开始。

手术的关键是能否将导丝送达吴伟心脏血管堵塞的位置。

手术室内,医生一点点推送着细细的导丝,向着吴伟的心脏血管挺近。手术室外,数十位来自各地的专家,屏气凝神地关注着手术的进展。

要想疏通吴伟心脏上的那根闭塞的血管,先要用导丝去打通闭塞段,插入微导管,随后再顺着微导管安装支架以扩张血管。心脏的三根动脉,就像是三条隧道,要想疏通拥堵的一段,最常规有效的方式是导丝直接从隧道的入口正面进入,这样导丝推进的距离最短,时间也最快。

很快,导丝就到达了病变处。

但是,由于病变的血管,长期不通,堵塞物钙化,变得十分坚硬,如同一块巨石,拦在了道路中央,细细的导丝根本捅不过去。

正向进入的尝试没有成功。葛均波只好决定换一种方式进入。

面对一条完全堵塞的隧道,当从隧道入口处直接进入疏通不能成功时,就要想办法从隧道旁边的辅助通道,绕行到隧道的另一头,反向进行疏通,这在心导管手术中被称为“逆向技术”。与闭塞的动脉相连的,是许多细小的侧支血管,这些细小血管就是辅助通道,而葛均波要做的,就是在这些侧支血管中找到一条合适的通道,成功绕到闭塞段的另一端。

手术已经过去了一个多小时,侧支血管繁杂而细小,细细的导丝犹如进入了一个迷宫,始终难以走通。

此时,作为业界顶尖专家的葛均波,明显感到了问题的棘手。如果继续逆向进入,就必须到距离更远的血管中寻觅通道。但每一根细小血管形成的交叉口,都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可能,走通或走不通。这时的葛均波,几乎已经用尽了所有的办法。

然而,面对正向与逆向都没能走通的复杂局面,不仅葛均波感到为难,在场的专家也都拿不出更好的办法。但是,葛均波并没有想要放弃,他决定回到手术的起点,再尝试一下正向进入。

正向进入再次失败,此时,手术已经进行了三个多小时,由于是局部麻醉,意识清醒的吴伟已经有些躺不住了。

尽管无奈,但葛均波并没有打算就此放弃,他心里很清楚,尽管正向进入能够抵达堵塞点,但却无法捅穿堵塞物,这是一条死路。逆向进入是唯一可能的手术方案,但逆向进入,意味着要在一次次的失败中寻找最后的机会。

此时,在心内监护室内等待了一上午的李娜,也有点坐不住了,开始有点紧张了。

葛均波的再一次求解,依然没有得到有效的答案。

“第一次做了没成功,第二次做,非常难。”一位在场观摩的专家说。

此时,葛均波只有舍近而求远,他打算尝试最远的一条血管,这是最后一条可以尝试的通道,是留给医生的最后一次机会。

在尝试了近四个小时后,转机终于出现了。

沿着最远端的最后一根血管,导丝和微导管成功到达了闭塞段的末端,接下来如果能够将闭塞段打通,就可以建立完整的通道,这也预示着手术成功在望。

葛均波的坚持换来了成功的希望,在场的每个人也都满怀期待,然而就在此时意外出现了。

8308e377284a1a00abe0cdbc3d828312.jpg

正准备穿过闭塞段,导丝的头端突然打了个结,已经没有力量继续推进,但是如果此时将导丝和微导管直接拉出来,又很容易将刚刚走通的血管拉伤。

距离成功只差一步之遥,手术却不得不重新开始,是继续前进,还是选择放弃,从头再来,还能不能顺利找到刚才的通道,如果不成功,是不是意味着只能放弃,此时手术已经将近5个小时,从头再来的压力,考验着医生的体力和信心。

“再回,再回再回,再回。”手术室里只听见葛均波急切的声音。

又经过了三十分钟,终于建立起了完整的通道。

“好了,现在打开了。”葛均波如释重负。

随着导丝的推送,两枚支架成功植入。

一台历经波折的手术,在耗时近六个小时后终获成功,虽然大家鼓掌庆贺,但是医生们都明白,今天的手术还没有结束,一台难度极大,风险更高的手术,已经在等着他们了。

由于李娜左冠两根血管完全闭塞,唯一的一根可以供血的右冠血管也闭塞了百分之九十,而手术恰恰先要在这根直径大约0.1毫米的通道中进行,这0.1毫米的通道即是手术器械通过的唯一空间,也是保证心脏供血的唯一通道,稍有不慎,那么李娜的心脏一旦缺血,随时都有猝死的可能性。

虽然采取了一定的预案,葛均波也还是有一点担心。

手术室外,李千军夫妇注视着电子屏幕的每一次变化,这场等待已久的手术,每分每秒都在牵动着他们的心,女儿的病情他们十分清楚,如果手术出现任何意外,对他们来说都是无法承受的打击,而在大门那头的手术室内,手术正进行到了最紧张的时刻。

出乎各路专家的意料,手术的进展异常的顺利。导丝已经进入了李娜心血管的病变处。

就在大家准备庆祝又一台高难度手术成功的时候,葛均波突然离开了手术台。

他的手突然抽筋了。

经过简单的处理后,葛均波又回到了手术台,忍受着剧烈的疼痛,继续推送着支架,手术已经接近成功,他不想在这个时候,再出现意外。

但是刚过两分钟,葛均波又一次痛苦地离开了手术台。

面对第二次更加剧烈的抽筋,葛均波痛苦地望着手术台。

后来他把逆向导丝,拉到体外化,放支架的工作,交给了他的同事。

《人间世》第八集《坚持》长微博素材4354.png

手术最终顺利完成,在旁观摩的医生也忍不住大赞“perfect”。

《人间世》第八集《坚持》长微博素材4391.png

葛均波嘱咐李娜多喝水将有毒的造影剂代谢掉,李娜向葛均波表达了谢意,还一个劲地关心他抽筋的手还好吗。

对于李娜和吴伟两家而言,这看似平常的一天,却因两台顶级难度的手术,而变得不平常。对患者而言,手术让他们摆脱了疾病的纠缠,对医生而言,这一天种种突发的状况,曾经一度让这两台手术接近放弃的边缘,好在手术成功了,好在这一天,医生、患者、家属,都没有放弃。

《人间世》第八集《坚持》长微博素材4571.png

一向热爱运动的吴伟,曾经因心脏疾病不得不严格控制自己的运动量,如今回归正常生活的他,最开心的莫过于可以更畅快地进行各项运动。

6f30a8b206f955809e4fd186f938604c.jpg

19岁的李娜,虽然手术的伤口还没有完全养好,但手术已经让她的身体发生了转变,她的胸口不疼了,她再也不用一直躺在床上,她的生活重回正轨。

而葛均波院士依然在开始一台台新的手术,对医生而言,每个病例、每台手术都是一场新的实战,正式打响前不会给医生太多演习的机会,面对无法预知的变局,坚持下去,就是选择医生这个职业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d33a06fd69578039cddaa8374661556e.jpg

葛均波说,选择了医生,就要救死扶伤,就需要敬畏生命。

在医院,所有的一切都和敬畏生命有关,每一个来到医院的人都希望一帆风顺地把病看好,但看病却并不总是那么一帆风顺。医患之间的关系,也总会忽近忽远。

7739d66896edbf1152b38be1bca42906.jpg

清晨,等候的病人早早地排起了长队,画面里看到的是渴望摆脱病魔的眼神,当镜头转向医生,摄影机记录下的同样是一个个早出晚归的身影,同样是一张张疲惫而又专注的脸。

每一位走进医院的患者,都希望医生妙手回春,但我们经常要面对的,是无力回天的窘境,医学不是万能的,很多无奈,我们无法回避,但至少,我们可以选择坚持......

(注:此文系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授权人民网健康频道发布,请勿转载)

(责编:王亚微、权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