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健康·生活>>科普要闻

10个最不靠谱的夏季驱蚊方法【3】

2016年06月12日09:05 | 来源:人民网-生命时报
小字号
原标题:10个最不靠谱的夏季驱蚊方法

  寨卡来了,驱蚊更重要

  6月2日,北京市卫计委通报,北京发现第3例输入性寨卡病毒病例,其主要通过伊蚊(又叫花斑蚊)叮咬传播。对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研究员刘起勇认为,预防寨卡病毒感染,最重要的在于及时做好防备。

  首先,提前注射疫苗。对于近期有出行打算的人来说,应事先了解,当地是否有寨卡等流行性疾病,这种疾病是否有相应疫苗。如果有疫苗,可提前两周左右,注射疫苗防护。

  如果近期曾在有寨卡病毒病的国家或地区居住或旅行,并出现发热、皮疹、肌肉关节疼痛,应考虑感染寨卡病毒病的可能,必须及时就医。

  其次,利用传统的防蚊方法做好防蚊工作。

  第一,纱窗、蚊帐要装好。不管驱蚊水还是熏醋,都不如物理防蚊最安全、可靠;

  第二,出门穿浅色衣服。研究表明,伊蚊最喜欢停在深色衣服上。这是因为,蚊子一般栖息在黑暗的环境中,深色衣服正好符合其视觉习惯。此外,深色衣服吸热,夏天会让人的体温升高,也容易招蚊子。过敏体质的人和儿童最好穿袜子、长袖衣裤,并远离草丛、花坛、水池等蚊虫聚集地;

  第三,运动或出汗后及时洗澡,少用香水、润肤露等化妆品,因为蚊子喜欢体温较高、容易出汗的人;第四,家中盆盆罐罐、地漏、下水道、花盆等易积水处,及时清理,有盖子的盖上,能换水的勤换水。

  最后,被蚊虫叮咬后,可以用碱性皂液清洗。通过中和蚊虫释放的酸性物质而防止患处肿胀起包。如果已经起包,可以采用持续凉敷的方法消肿止痒,比如把湿毛巾放入冰箱冻冷后敷在叮咬部位,每2~3小时一次,每次20分钟左右。▲(生命时报记者张杰、谭卓曌)

(责编:权娟、许心怡)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