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打鼾并非睡得香,危害“猛于虎”!

压力大、身体越来越差……种种原因,让“睡个好觉”成为不少现代人的“奢望”。
专家介绍,睡眠障碍除了常见的失眠以外,最容易忽视的莫过于“打呼噜”。严重打呼噜者,可能是患上一种叫“鼾症”的疾病,在医学上称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以睡眠时打鼾、呼吸暂停和日间瞌睡为特征。
打鼾导致睡眠质量差
患者阿涛(化名)的监测报告显示,在约3小时的睡眠过程中,呼吸紊乱指数AHI 为21.7,说明其在睡觉中出现低通气和呼吸暂停次数较多,已达到中度鼾症指标。在睡眠结构中,阿涛“浅睡期”占比69%,这也进一步说明打鼾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成都仁品耳鼻喉专科医院鼾症专家刘翠主任介绍,打鼾会直接导致身体困乏,注意力下降,情绪烦躁,严重影响工作或学习,甚至患感冒的几率也会增加。
对女性而言,打鼾导致的睡眠不足还容易导致面色黯淡,皮肤变皱,衰老加速;此外,打鼾还会增加女性的心理压力,甚至还会形成自卑等心理障碍。
打鼾导致身体慢性缺氧
在解读“睡眠检测报告”的过程中,刘主任强调,除了呼吸紊乱指数AHI外,“血氧饱和度”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指标,它直接反应的是睡眠过程中身体是否缺氧。刘主任说到, 如果人体血液含氧量不足的话很引发许多并发症,短期表现为头晕易困,做事提不起精神,易暴怒急躁。如果长期的血氧含氧量不足,还会诱发新陈代谢紊乱,高血压,心脏病等一系列并发症,危害极大。
一人打鼾 影响家庭生活和谐
刘翠主任是有名的鼾症专家,她谈到在临床上,鼾症患者本人一般都不是很清楚自己在睡眠过程中的情况,只是醒来后感到身体上的不适,至于鼾声有多大,时间有多久,描述的最清楚的都是患者的家人。许多鼾症患者表示,之所以来医院检查,一方面是打鼾影响了自己睡眠,另一方面则是鼾声影响了家人的睡眠,甚至夫妻感情和谐。刘主任最后提醒市民,无论从个人的角度还是家人的角度,鼾症患者都应该及早就医。
打鼾的高发人群
肥胖人群
尤其是25岁到50岁的成年男子,这个年龄段的人应酬多,锻炼少,咽喉腔下部脂肪堆积和肌肉松弛,上呼吸道部分腔隙被肥厚的脂肪组织占据,导致气道狭窄而容易引起打鼾。
鼻咽部疾病人群
任何引起鼻咽喉气道狭窄的因素,都可能导致打鼾的发生,如长期的鼻炎、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等耳鼻喉疾病,也有先天性的气道发育异常,鼻中隔偏曲、扁桃体及腺样体增生、悬雍垂肥大等。
过度劳累或不良生活习惯
轻度打鼾在劳累、饮酒或仰卧位睡觉时发生。饮酒及服用安眠药如安定等,可以抑制呼吸,加重打鼾,甚至诱发睡眠呼吸暂停。吸烟可以引起上呼吸道炎症及水肿,戒烟则降低发生打鼾的危险性。
家人打鼾,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观察是否有呼吸暂停
对于打鼾者本人而言,自己未必清楚入睡后的情况。专家介绍,家人应该留心观察和分析鼾声规律,了解打鼾者在睡眠中是否有呼吸暂停:应学会倾听打鼾者晚上睡觉时的鼾声,以及是否有憋气,睡眠中有呼吸暂停的人常被憋醒,有的甚至会猛然坐起。再就是看看夜间睡觉时是否有张口呼吸,因为只有发生呼吸困难时,才会用张口呼吸来帮助通气。
关注身体的一些变化
根据鼾症的一些发病原因和高发人群,关注家人的一些身体特征和生活特性,是否最近一段时间开始“发胖”、烟酒过度、白天嗜睡精神不好、颈部肌肉松弛、鼻炎症状加重等。这些都可能是打鼾导致身体出现的一些变化。
到医院进行睡眠监测
如果家人晚上睡觉有打呼噜的情况,应该及早到医院做个睡眠监测,看下严重程度,尤其是呼吸暂停情况。近年来,儿童打鼾情况多发,其主要原因是扁桃体和腺样体肥大,使上呼吸道阻塞。专家提醒,父母一旦发现孩子有打鼾、反应迟钝症状等,应立即到医院检查,找专业耳鼻喉医生诊治。
(注:此文由仁品耳鼻喉医院供稿,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