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健康·生活

看到9种错误食物搭配 吓得我放下了筷子!

2016年02月12日08:58 | 来源:人民网-生命时报
小字号

享用一顿大鱼大肉后,很多人习惯喝咖啡解腻,但加拿大最新研究发现,这种做法会让血糖加倍升高,尤其对糖尿病患者不利。

其实,餐桌上还有很多类似的错误搭配,只是我们从未意识到。《生命时报》特邀权威营养专家, 给你的餐桌做个全面筛查。

受访专家: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营养学系主任 蔡美琴

解放军309医院营养科主任 左小霞

北京军区总医院营养配餐专家 于仁文

米饭+炒土豆丝碳水化合物超标

一碗米饭搭配炒土豆丝、小炒藕片、肉末粉条等,是很多人心中的美味。

但左小霞指出,米饭、馒头、大饼等主食,以及土豆、藕片、山药等蔬菜,主要成分都是淀粉,搭配食用时淀粉比例过大,而蛋白质、维生素等严重不足,属于错误的高碳水化合物吃法。

类似搭配还有凉皮配馄饨、酸辣粉配烧饼。长期这么吃,极易导致营养缺乏,免疫力下降,容易生病。河南、甘肃等爱吃面食和土豆的北方城市尤其应该注意。

汉堡+炸鸡高热量之王

如今,洋快餐店遍布全国各地,每天都人满为患,一个汉堡加一对炸鸡翅是最常见的吃法。

于仁文表示,汉堡加炸鸡可谓“高热量食物之王”,类似搭配还有煎饼配油条、薯条配三明治等。

长期食用的直接后果就是肥胖,糖尿病、脂肪肝等多种慢性病也有可能找上门来。

方便面+火腿肠咸上加咸

方便面加火腿肠是很多懒人和加班族的日常饮食,既好吃又方便。

左小霞指出,两者都是高盐食品,一包方便面的含盐量就能达到推荐量(每人每天不超6克)的1.8倍,而火腿肠、午餐肉、腊肉、腊肠等加工肉制品也是含盐大户。

两类食物搭配食用可谓“咸上加咸”,可能导致动脉硬化和高血压。常见高盐搭配还有加盐主食(花卷、葱花饼等)搭配腌制食品(咸鸭蛋、腌黄瓜等)。

蛋糕+奶茶犹如糖罐

忙碌的早上,很多上班族来不及在家吃顿舒服的早餐,往往买些蛋糕、奶茶等加工食品凑合充饥。

左小霞表示,一般来说,为使口感香郁,蛋糕中往往大量添加糖和油,奶茶中也少不了糖和香精,两者搭配食用就像吃下“糖罐”,属于错误的高糖吃法,建议少吃为好。

因为过多摄入糖分,不仅带来饱腹感,影响正餐进食,还会增加患糖尿病、心脏病的风险。类似搭配还有夹心饼干配奶味饮料、甜吐司配果酱等。

烤肉+烤馍高致癌物搭配

当下,烤串店、烤肉店开遍大街小巷,生意非常红火,烤肉、烤菜、烤馍几乎成为人们的必点美食。

但蔡美琴指出,食物在烤制过程中可能产生大量致癌物,一顿饭吃下太多烧烤食品,不注意搭配,可能增加患癌风险。

因此,应尽量少吃烧烤食品,即使吃最好搭配大量蔬菜,以降低致癌风险。

粗粮粥+蒸红薯纤维过高

生活中一些患有“三高”的老人,在了解多吃粗粮的好处后,往往只吃粗粮,一碗杂粮粥加个蒸红薯就是一顿饭,类似搭配还有莜面配紫薯等。

蔡美琴说,粗粮富含膳食纤维,可降压、降脂、预防便秘,但如长期单一食用高纤维搭配,则会诱发健康问题,轻则导致腹胀、腹痛,重则诱发营养不良,消化功能减弱的老人尤要注意。

因此,建议大家每天都把粗粮细粮搭配着吃,或一周食用2~3次粗粮即可。

黑巧克力+咖啡最刺激神经

经常加班的人一定对这两种食物非常熟悉。饿了吃块黑巧克力,可迅速补充能量,困了喝杯咖啡,能醒脑解乏,两者搭配可谓加班、熬夜必备。

蔡美琴指出,黑巧克力和咖啡均富含咖啡因,能刺激神经、提高活力,适量摄入问题不大,但若长期食用,最大的伤害就是“麻痹”神经。

吃完它们,人们看似精神,但身心已经透支,长此以往,难免出现免疫力降低、身体素质变差。咖啡因含量较高的食物还有可乐、速溶茶等。

大米粥+咸菜营养素极低

由于儿孙中午不回家吃饭,很多老人便不愿在午餐上花工夫,往往凑合了事,最常见的吃法就是大米粥就咸菜或腐乳。一些消化不好、食欲不佳的老人或病人,也爱这么吃。

蔡美琴指出,咸菜不仅毫无营养,还含致癌物亚硝胺;腐乳属于高盐食物,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最好少吃;大米既不含维生素,蛋白质含量也很低。

这样搭配虽能饱腹,但营养密度太低,长期食用极易诱发营养不良。

垃圾食品+酒最容易吃撑

英国利物浦大学最新研究发现,饮酒后,人们更渴望吃油炸、腌制、熏烤等所谓的“垃圾食品”,且容易吃撑。

究其原因,研究人员分析认为,一方面,酒精能刺激食欲,使自我控制力降低,从而难以拒绝垃圾食品的诱惑;另一方面,饮酒后,人体饱腹信号减弱,容易暴饮暴食。

专家指出,过量饮酒和摄入垃圾食品,对健康极为不利,最好避免如此搭配。

三位专家共同建议,生活中人们最好尽量避免上述错误搭配,偶尔吃一次问题不大,长期这样必将自食苦果。

健康的饮食搭配应遵循:

每餐都有主食、蔬菜、水果、肉类、豆类,每类食物最少吃够一种;

主食讲究粗细搭配,肉类注意红肉和白肉搭配,蔬果的颜色越多越好;

食不厌杂,每天尽量吃够25种以上食材,但要避免高油、高盐、高糖食物的摄入。(单祺雯)

(责编:李轶群、许晓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