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穿秋衣肩膀冻瘫 气温骤降四注意

近日,汉口的黄女士上身只穿一件长袖V领T恤打底,外套一件呢子大衣就出门。不料在路上走了不到十分钟,突然觉得脖子如针刺般疼痛,肩膀也动弹不得,检查确诊为“肩颈综合症”。医生提醒,寒冷天气一定要重视肩颈部位的保暖措施。此外,冠心病、高血压、慢性腰腿痛、哮喘的患者应该警惕温度骤降对其健康造成的影响。
勤测“三高”警惕心血管问题
气温下降,人的血管会收缩,血压升高,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等就会多发。中老年人最好选择在温暖的室内锻炼,如要出去活动,避免早、晚气温较低时外出锻炼,出门活动时,尽量结伴而行。运动时应以微微出汗、没有明显胸闷气短为宜。成都中医附院心血管专家王卫星提醒,气温波动时,中老年人尤其要多检测血糖、血压和血脂,如果有异常,及早采取措施,饮食要清淡,避免高盐高油高糖,多吃富含纤维素食物,保持大便通畅,还要保持平和的心态。
别摔伤 减少户外活动
寒潮天气,道路湿滑,跌倒摔伤等常常发生,特别是老年人。成都中山骨科医院院长赵斌提醒市民,应避免或减少户外活动,必须外出时要有适当的保暖、防滑措施,一旦受伤,及时就诊。
要保暖 防止胸腹部着凉
气温下降,消化道疾病患者也会增多,冷空气的刺激下,胃肠道易痉挛、疼痛、功能失调,表现有胃痉挛、胃炎、拉肚子、恶心、大便干燥等。锦江区人民医院胃肠科主任医师提醒市民,消化道本就脆弱的市民,在寒潮来临时要注意保暖,系好衣扣,防止胸腹部着凉,同时饮食要注意卫生,少吃难消化食物。
少外出 防止呼吸道疾病
有老慢支、哮喘的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市民,气温骤降易诱发老毛病。呼吸道感染类疾病是气温骤降后最常见疾病,除流感及各类病毒性、细菌性感冒外,扁桃体炎、咽炎、支气管炎、肺炎都属于这一范畴。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陈宇洁提醒,这类慢性病急性发作根本原因还是感染,所以要尽量避免感冒咳嗽,外出时注意保暖,口罩帽子围巾都要戴好,尽量不要低温天气出门。对冷空气过敏哮喘的患者应适当锻炼,增强对冷空气的耐受力,出门及进门后要及时搓热鼻周围,加强机体对气温变化的适应。 (杨铠)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