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松 制表
PM家族成员及危害
PM10 能够进入上呼吸道
直径小于等于10微米的颗粒物,又称可吸入颗粒物或飘尘,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过痰液等排出体外,另外也会被鼻腔内部的绒毛阻挡,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小。
PM2.5 直接进入支气管
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更不易被阻挡,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
PM1 可进入肺泡血液
直径小于或等于1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可进入肺泡血液,对人体健康影响极大。
PM0.5 沉积在肺泡
汽车尾气(主要是柴油机尾气排放的黑炭颗粒物)以及硫酸盐、硝酸盐等二次污染物都是PM0.5的来源。吸入后很可能在肺泡里扩散、沉积。
PM0.1 沉积在肺泡
超细颗粒物,极易被吸入肺内,沉积在肺泡里。它的表面积非常大,使得超细粒子成为极其有效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的载体。
昨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的《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3)》(以下简称“绿皮书”)指出,近50年来中国雾霾天气总体呈增加趋势。其中,雾日数呈明显减少,霾日数明显增加,全国今年平均29.9天是雾霾天气,比往年同期增加10.3天,是1961年以来历史最高值,而且霾的天气已经超过雾的天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