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大风险小,套牌现象五花八门
近年来,保健品套牌现象层出不穷,主要源于利益驱使,而网络也成为幕后推手。记者了解到,药监部门查获的很多保健品,都堂而皇之地套用正规产品的批准文号,不仅扰乱了保健品市场的正常秩序,而且还影响消费者的生命安全。
针对套牌现象,广州省保健行业协会秘书长张咏曾分析说,之所以这么多保健品不愿意去申请一个正规的蓝帽子,是因为申请保健食品批文时间长、流程繁、耗资高。据他介绍,申请保健食品批文最快也要一年半,而且需要进行大量的动物实验乃至人体实验,而且需要跑很多部门拿批文,耗资达几十万甚至上百万。“无论是时间还是经费,许多企业都不愿意承担。”
据了解,常见的套牌手段有:直接盗用其他厂家的批准文号;或直接与厂商达成协议,租用其批号贴牌生产;同一厂家多种产品,一号多用;或一个产品出问题后,换个名称和包装再上市,批号不变;或老瓶装新酒,新产品用老批号;或普通食品套用保健品的批准文号;普通食品、保健品冒充药品,盗用药品批准文号等。
虽然,现在套牌现象在正规药店少见,但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网路成为套牌产品的另一销售途径,特别是像修正官方商城这样的网络市场,成为套牌保健品滋生的温床。
电子商务固有的监管缺陷和漏洞,在利润和风险的博弈中,网络市场自然成为商家的不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