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向民:党建引领促发展 温情服务暖人心
222点击播报本文,约
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是党领导的卫生健康战线的生力军,是党联系人民、服务群众的重要窗口。近日,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童向民,在做客人民好医生客户端《书记来了》栏目时表示,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公立医院要以党建引领赋能学科建设,不断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切实提升医院诊疗水平,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
党建引领:筑牢医院发展“根”与“魂”
《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党委等院级党组织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为此,各地公立医院积极探索党委领导下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落地路径,以期通过党建引领破解发展难题、激发内生动力。
童向民表示,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始终坚持党委领导下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通过制度刚性赋能,完善党建引领的现代医院管理体制与治理体系。医院严格落实党委议事规则与院长议事规则,借助线上智慧决策系统,实现重大事项决策闭环管理,确保医院各项工作沿着正确方向推进。
童向民进一步介绍,为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医院以“支部建在科室上”为原则,优化党支部设置,完成支部换届改选,进一步明确科主任担任支部书记的核心作用,让党支部深度参与科室学科建设、人才招聘、药品耗材设备采购等重要决策,形成“党建+业务”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同时,医院深化“院科两优、德艺双强”工程,开展“党建+改革创新”“党建+攻坚克难”行动,引导党员亮身份、走在前、做表率,打造“一单位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一书记一项目、一党员一风采”的党建品牌矩阵,推出“健康零距离”“党员返乡义诊直通车”“健康微服务”等项目,将党建成效切实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
党风廉政建设是医院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童向民提出,医院搭建智联平台,将药品、耗材、设备采购等关键环节纳入大数据监管,通过制度约束与文化引导,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为医院高质量发展筑牢廉洁防线。
学科强基:打造医疗服务“硬实力”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将“建设临床重点专科群”列为重点建设行动,并要求以满足重大疾病临床诊疗需求为导向,加强特色专科、平台专科、薄弱专科建设,以专科发展带动诊疗能力和水平提升。“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依托与西湖大学的深度合作,以‘临床+X’项目、青年医师科学家项目为抓手,构建特色专科、重点学科、高分学科三层级学科发展体系,精准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与科研创新能力。”童向民说。
童向民介绍,医院针对不同学科实施差异化发展策略,以重点学科血液科为例:当前,血液病对精准诊断、多学科协作及先进治疗技术需求显著增加,为此,血液科聚焦医教研一体化发展,在人才培养方面,以培育技术技能型与创新研究型人才为目标,构建多维度机制,推动临床科研融合,允许临床组长三级医生兼任科研教学职务,科研产出与职称晋升挂钩,并为高级人才开通临床研究绿色通道;在科研与临床支撑方面,依托医院大数据平台打造“数据—样本—临床”三位一体的体系,建立3个专病队列,收集两万余份生物样本,实现信息全程可追溯。
在学科发展过程中,医院通过召开临床学科建设研讨会、科室座谈会、老专家与青年员工座谈会等,邀请国内领军专家为学科发展把脉,整合院区资源鼓励新技术新项目开展,并配套专项奖励方案。同时,医院加强科研创新与成果转化,建设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与高水平科研机构开展深度合作,推动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切实以学科发展带动服务能力提升,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服务暖心:践行医患满意“初心”
提升医患满意度,是公立医院践行初心使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童向民表示,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始终秉持“以患者为中心,以员工为核心”的宗旨,从医疗技术、服务流程、人文关怀等多方面发力。
为提升患者满意度,医院一方面致力于发展前沿医疗技术、培养拔尖人才、打造一流学科,同时通过智联平台监管医疗费用,控制住院与门诊均次费用增长,让群众“看得好病、看得起病”;另一方面,聚焦患者就医“关键小事”,推进美丽园区建设与智慧医院发展,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优化管理与服务流程,改善就医环境。此外,医院还建立行风监督机制,通过短信、公众号、“明湖码”等渠道收集患者意见,对不满意反馈及时跟进处理,坚决杜绝红包等不良行为,以真诚服务赢得患者信任。
在关注员工满意度方面,医院营造重才爱才氛围,为员工制定职业规划,通过座谈会、行政查房、行政职能科室服务一线提质增效活动等,多渠道倾听员工诉求并限期解决;开展职工家属陪诊、暑期托育、疗休养、文体活动等关爱服务,评选表彰先进典型,打造温馨和谐的“家文化”,让员工在医院找到归属感与幸福感,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医疗服务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