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唠“科”)

柑橘为什么越来越好吃

何永睿

2025年07月05日09:3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22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这是古人描述秋天柑橘丰收的场景。而现在很多人发现,市场上几乎四季都有鲜食柑橘。从常见的蜜橘、沙糖橘、沃柑,再到受欢迎的脆蜜金橘、爱媛橙等,有的容易剥皮,有的香味浓郁,不同品种的柑橘简直让人眼花缭乱。柑橘品种还从比拼甜度,转向兼顾风味与营养。

你知道吗?柑橘越来越好吃,这背后可是科技的“味道”,是柑橘育种技术进步的结果。

按照传统育种方式,首先要在各优势产区进行选种,科研人员逐一分析果树,找那些表现出不同特征的植株。其次,利用亲本进行授粉杂交。这需要对成千上万的杂交后代植株进行性状评价和筛选,才可能获得想要的品种。之后,还需要进行新品种比较试验和区域试验,获得新品种准确的优点和适宜栽种区域的数据。

而随着科技的发展,育种有了更先进的技术。在杂交育种方面,现在可以通过胚芽嫁接方式,缩短从种子发芽到结果的时间。只需要三五年,杂交新品种便可以开花结果,大大缩短杂交育种周期。同时随着基因组、表型组等多组学技术的发展,我们研究出了柑橘“芯片”——通过对300多个代表性柑橘种质资源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筛选出4万多核心位点,研究出世界上柑橘领域第一个全基因组“液相芯片”。

“液相芯片”,可以被理解为一种筛选工具。想象有一盒五颜六色的“魔法珠子”,每种颜色的珠子会被特定的基因位点吸附。比如有些珠子被“不怕虫”的位点吸附,有些被“甜度更高”的位点吸附。如果将这盒珠子放入柑橘培育样本的提取液中,它们会根据自身颜色聚集在对应的位点上。最后用一种特殊的灯照射,珠子会反射出不同颜色、不同强度的光。科研人员根据这些光的颜色组合,就能判断出这个柑橘样本具有什么特性。

现在有了这块“芯片”,如同给杂交育种装了导航,我们能预测两种亲本杂交后,可能会出现哪些性状,并能迅速识别出需要的杂交材料。

同时,我们还发展出了基因编辑技术。柑橘品种的基因编辑主要采用CRISPR—Cas9系统。简单来说,就是先找到需要改造的基因片段,不好的基因我们可以精准地把这一段“剪”下来,好的基因可以将它插入到培育样本上。利用这项技术,可以精准培育出想要的品种。能抗病、甜度高、汁水足、含维生素丰富、易于保存、产量高……将这些优点集中于一个品种,理论上是可能的。需要说明的是,这项技术还需要继续研究和验证,新品种目前仅可用于实验室而不能推向市场。

相信在更多新技术的辅助下,更美味、更健康的柑橘将不断“上新”,给大家的味蕾带来更美好的体验。

(作者为国家柑桔品种改良中心主任,《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石青川采访整理)

《 人民日报 》( 2025年07月05日 06 版)

(责编:乔业琼、申佳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