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司长丁东
人民网北京3月11日电 (记者乔业琼)由人民网·人民健康主办的2022年全国两会“健康中国人”系列圆桌座谈近日在北京举行。在“发挥冬奥会带动作用,推动全民健身行动开展”专场座谈上,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司长丁东围绕冬奥会对群众体育运动的带动作用及提供高质量的公共健身服务设施等相关问题,发表了观点。
“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得以实现
丁东表示,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对我国群众体育最直接的带动,就是实现了“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统计数据显示,从2015年北京申冬奥成功到2021年10月间,全国冰雪运动参与人数达到3.46亿人,居民参与率达24.56%。
推动、组织、落实好“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对于提升全民身体素质,推进体育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为促进目标的达成,从党中央、国务院到体育总局、各级体育部门和社会各界,都高度重视群众冰雪运动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谋划科学,部署系统;二是广泛开展群众冰雪赛事活动;三是加强冰雪运动宣传报道,弘扬冰雪运动文化;四是狠抓冰雪人才培养;五是加强冰雪场地设施建设。截止2020年底,我国共有冰雪运动场地1888个,场地面积0.67亿平方米;六是推动冰雪运动组织建设。下大力抓好协会组织建设,不断增加数量、提高质量,充分发挥其引导群众参与冰雪运动的积极作用。
丁东表示,这些举措为实现“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宏伟目标提供了保障。推动冰雪运动从小众向大众、从区域向全国、从冬季向全年的转变,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为世界冰雪运动的创新性发展提供了中国实践、中国方案。冬奥会虽然已经闭幕,但冬奥会带来的巨大推动作用以及取得的有益经验和重要举措,必将为今后群众体育事业健康发展提供保证。
进一步推动群众性赛事活动开展
如何 “高效”“持续”地运用赛事的影响力?丁东说,要借助北京冬奥会掀起的群众参与冰雪运动热潮,进一步推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群众性冰雪赛事活动蓬勃开展。积极打造品牌赛事活动,把规模做得更大,门槛降得更低,吸引力变得更强,全方位推广普及冰雪运动。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协同参与,推动各地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宜冰则冰、宜雪则雪,线上线下、室内外相结合,进一步扩大参与主体和覆盖面。加强运动项目知识普及和文化推广,促进群众对技能的掌握和提高,不断提升群众性冰雪运动的普及程度和发展水平。继续指导推动群众冰雪运动场所建设,提升冰雪运动场所的开放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对冰雪运动的需求。
丁东在访谈中提到,2017年第十三届全运会创新赛制,首次设置群众比赛,是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互相融合的一个转变。2021年第十四届全运会进一步深化体育改革,群众赛事活动共设19个大项,185个小项,分为比赛类和展演类,充分发挥了全运会的多元功能和综合价值,为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建设做出新贡献。
倡导科学健身 提高全民健身素养
丁东说,提高全民健身素养,倡导科学健身,让群众会健身、健好身,是全民健身重点工作之一。近年来,国家体育总局持续推动以优秀运动员为代表的体育明星深入基层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工作。这一举措在推动人民群众参与全民健身、积极开展科学健身方面,充分发挥了优秀运动员的明星带动效应。
丁东介绍说,十四五期间,国家体育总局将从健全制度、加强力度、构建平台三个方面继续推动全民健身工作。丁东说,要充分利用国家体育总局与人民网·人民健康共同建设的“人民爱健身”科普服务平台以及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建设的社会体育指导员APP以及各类短视频平台和直播平台,开展线上科学健身指导,加大科学健身指导服务供给。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提高科学健身指导效率和质量。
统筹做好“后奥运时代”场馆利用
丁东在访谈中表示,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结束后,将全面落实冬奥遗产战略,促进竞技冰雪、群众冰雪和冰雪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第一,积极引进、承办赛事活动。吸引社会资本、市场力量参与场馆运营,提高场馆利用率。第二,根据各场馆的具体情况及赛后利用需要,对场地设施进行功能改造,使之具备更多的全民健身等多元功能,具备向社会开放的经济技术条件。第三,充分利用场馆,开展冰雪运动和其他运动项目的专业培训,继续承担冰雪运动等项目的专业训练任务。第四,促进“体育+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丰富大众户外运动体验和休闲旅游度假产品,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高品质健身文化需求。
盘活场馆资源为群众参与提供平台
2022年1月,体育总局会同财政部修订印发《公共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扩大了补助场馆范围,将利用率高、深受群众喜欢的广大中小型公共体育场馆、全民健身中心纳入其中。为进一步指导规范场馆做好开放工作,体育总局制定印发了《政府委托社会力量运营公共体育场馆示范合同(参考文本)》 《公共体育场馆基本公共服务规范》等政策文件。
丁东介绍,通过近八年来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公共体育场馆的共同努力,公共体育场馆免低开放水平得到不断提升。与此同时,不少地方在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方面仍存在“场馆思维”和“工程思维”,场馆建设投资大,运营成本高,赛后利用率低,经常处于闲置,造成巨大浪费。为推动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去年印发的新周期《全民健身计划》就明确提出了“控制大型场馆数量”的要求。所以,提高公共体育场馆为群众健身服务水平,首先要从源头上解决好场馆建设存在的问题,并且盘活现有的公共体育场馆资源,为广大群众提供参与的平台和机会。
丁东说,公共体育场馆在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希望社会各界关心关注公共体育场馆开放工作,积极献言献策,加强监督,大家齐心协力推动场馆更好地为群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