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健康·生活>>2021年专题策划>>2021乡村振兴示范案例征集展示

绣惠街道王金村:葱文化让“葱状元”焕发新光彩

2021年10月09日13:00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一、背景

王金村位于济南市章丘区绣惠街道女郎山北麓、绣江河西岸,共有170户、601口人,耕地面积670亩,3公里内可直达济青高铁章丘北站、济青高速章丘出入口,交通便捷。

王金村地处山东省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女郎山葱岭郊野公园”腹地,位于全省新旧动能转换重点项目“章丘古城”的民俗文化和万亩葱田体验版块,是章丘大葱的核心产区。“葱以产女郎山者为最。”千年古城孕育了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甘冽的绣江河水灌溉着王金村的千亩大葱田,养育了一株株“葱中之王”,在历届章丘大葱状元评选中,王金村屡屡夺魁,成为了闻名中华的“大葱状元村”。

近年来,王金村依托特色大葱产业和上级扶持政策,以创建市级文明村为契机,打造文明新景,培育文明新风,大胆探索种、养、加、游、采、娱六位一体产业模式,不断深化章丘大葱“三产”融合发展,从供给侧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开花结果”,用高大脆白甜的大葱托起了村民们的小康生活。

二、探索实践

党建引领是关键,把舵领航强动力。

党支部作为乡村群众的主心骨,必须把自身锤炼成坚强的战斗堡垒。以前,王金村两委干部队伍没有真正看到章丘大葱这个“金字招牌”的影响力,在党建引领上离上级要求和群众期望存在一定差距。对此,村两委主动求变,积极对接在外优秀人才,2017年吸纳优秀青年张开军回村担任村主任,先后发展4名年轻党员,为村两委注入新鲜血液和干劲,切实激发党建引领内生动力;利用春节、中秋等时机组织“乡贤恳谈会”,打好乡情牌,共商发展计,多措并举招才引智、招商引资;细化“党员引领”机制,积极发挥党员干部、村民代表示范作用。

产业兴旺是基础,捏指成拳聚合力。

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产业是托起农民小康生活的强劲引擎。王金村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确立了“打造品牌、出产精品,对接电商、智慧先行”的发展思路,助力大葱产业高质量发展。2019年注册成立山东女郎香耕农产品有限公司,打造了“女郎香耕”品牌,年销售精品大葱800多万斤,销售收入2000余万元,户均增收2万余元,实现了开门红;2020年与北京网库集团签约合作,建设“中国大葱产业网”平台,进一步推动大葱产业动能转换、赋能高飞;流转土地300多亩,用好水肥一体化、智慧农业监控系统,投资400余万元建设全省首个全程机械化四季大葱生产试验基地和2个高标准温控大棚,用于发展大葱机械化和四季葱种植;以“章丘古城”项目建设为契机,投资500余万元建设章丘大葱精品馆、特色民宿、采摘园和游客体验中心,去大葱田里和大葱“试比高”,到精品馆中购买正宗大葱、大葱产品,来民宿里品尝特色大葱宴……围绕章丘大葱这块“金字招牌”,王金村实现了种、养、加、游、采、娱一体化,走实“新六产”融合发展新路,变“输血”为“造血”,不断激发农业发展内生动力,持续壮大集体经济,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提供持续的有力保障。

此外,王金村借助打造齐鲁乡村样板村有力契机,以悠久的“章丘大葱”种植文化为依托,在原有基础上注重整体规划设计。村里新建党群服务中心、幸福院、章丘大葱精品馆、生态停车场、大葱文化广场和特色民宿等节点,对照标准,积极申报济南市级文明村,常态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改造提升污水处理设施,硬化道路9000平方米,美化墙面8000平方米,新增路灯200余盏,墙面彩绘3720平方米,绿化4700平方米,村庄整体面貌焕然一新,不断向生态宜居的乡村振兴示范村迈进。同时,注重加强乡风文明、家规家风培育,积极推进移风易俗改革,开展“星级文明户”“四德榜”评选活动,帮助村民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组织百姓秧歌队、打鼓队等特色文化队伍,定期进行文化汇演,丰富村民业余生活;以“生活富、庭院美、家风好”为主题开展“争创出彩人家、共建美丽乡村”活动,引导村民主动参与“三清一改”,让越来越多的村民“室有书香、院有花香、人有精气神、户户竞出彩”。

(免责声明:该展示案例内容系发布单位或个人自主供稿,仅供学习交流使用。)

(责编:董童、李源)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