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人返乡创业 带领群众致富增收摘“穷帽”
近年来,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常乐镇拱市村党委重视基层治理人才队伍能力素质培养提升,建设一支思想作风好、群众感情深、业务能力强、使群众信得过的基层治理人才队伍,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治理有效,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一、背景
蓬溪县常乐镇拱市村地处川中丘陵地带,距离县城25公里,耕地总面积1277亩,辖11个村民小组1719人,是典型的旱山村,四面环山,人多地少、干旱缺水、不通公路、信息闭塞,村民靠天吃饭,十分贫困落后。经过14年的艰苦奋战,拱市村村集体收入从无到有,2020年达119万元,村民人均年纯收入由2007年的2300元跃升为2020年的21838元,农村贫困人口67户123人全部脱贫。
二、做法
(一)大兴基础设施建设,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2007年8月,蒋乙嘉回乡创业,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时对全村1719名父老乡亲作出庄严承诺:“让土地充满希望、让鲜花开满村庄、让乡亲们过上城里人羡慕的生活。”按照自己为村民描绘的致富奔康美好蓝图,蒋乙嘉和拱市村党支部一班人一道,开动脑筋,团结带领村民修公路、挖堰塘、兴水利、搞产业、建新房,大兴基础设施建设,着力突破发展瓶颈、破解发展难题、扫除发展障碍。
修路
对症下药精准施策,才能拔掉“穷根”。“拱市村发展受阻,基础设施落后是一大问题,必须彻底解决。”近年来,蒋乙嘉先后筹资492.7万元,组织发动党员群众投工投劳1.5万人次,新建水泥公路33公里,实现了水泥路社社通、户户通。
(二)发展支柱产业,壮大集体经济
按照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各村差异化发展产业,依托全市农业园区一体化大环线,按照“环线串园区、园区建基地、基地带农户”的模式, 结合村情民情,蒋乙嘉本着“重特色、出精品、创品牌、增效益”的思路,以千叶佛莲、核桃、柚子三大特色种植产业为主导,大力发展名、优、特、新产品和无公害农产品,打造具有拱市村特色的农产品“名片”,带领全村群众致富增收、摘掉“穷帽”。
采摘丰收的果实
(三)坚持党建引领,夯实基层战斗堡垒
“农村要脱贫致富?全靠坚强党支部。”这既是推动形成在外成功人士返乡创业共赢局面和倍增效应的原动力,也是实现基层党建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的总抓手。
“党建+科学”规划。“方向不对、努力白费。”为了拱市村有好的发展,蒋乙嘉时常和村“两委”班子成员研究分析本村自然条件,邀请农技专家实地指导,聘请设计院、咨询策划公司等制定了拱市村新村十年全区规划,明确了“三年打基础、四年强产业、五年建新村”奋斗目标和“巩固养殖业、壮大种植业、发展乡村旅游业”的产业发展方向,确立了“培育先锋队、找准致富路、帮助解难题、增收促民富”的实施路径。
“党建+人才”引领。过去,拱市村外出务工人员达1000人以上,在家的大多数是老人、妇女和孩子。作为党支部书记,蒋乙嘉以党组织名义、公司名义,大力实施农村人才“双引”工程,共吸引100余名优秀人才返乡创业。同时,开展党员干部“一对一”帮带活动,7名回乡创业党员、29名种养大户先后担任技术带头人,培训农民3000多人次,36名人才先后被培养成为技术带头人。
“党建+文化”惠民。2012年,蒋乙嘉参照国内外一线城市社区活动中心的标准,投资800余万元修建了一幢4层楼面积4000余平方米的党建服务中心,成立村文化产业公司,建成农村书画创作基地、文化大院、便民就业服务中心、文化艺术团、老年志愿者服务队、村卫生室、农家超市等,把党建阵地建在家门口。现在,体育广场、观光鱼塘、办公室、农家书屋、医疗室、爱心超市、多媒体远程教育中心、党员活动室、书画长廊、产业展示厅一应具有。硬件有了,不能成摆设,蒋乙嘉又思考起了软件。不到半年,拱市村艺术团、腰鼓队建立起来了,书本上架了,村民的文化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党建+联村党委。”“我一个人富不算富,一个拱市村富不算富,我要带动周边的村一起富起来。”在蒋乙嘉精神的感召下,截至目前,蓬溪县回引在外成功人士312名返乡创业,6000余名外出务工成功人士表达了回乡创业意愿,带动2万多名农民工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在脱贫奔康的实践中,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同行的脚步越来越多,“让土地充满希望,让鲜花开满村庄,让乡亲们过上城里人都羡慕的生活”的梦想正一步一步走进现实。
(免责声明:该展示案例内容系发布单位或个人自主供稿,仅供学习交流使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