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三成成人体重超标血脂异常

2018年12月06日14:20 来源:北京日报

经过对2017年度全市433多万体检人次数据的采集、整合、筛查、统计分析,市体检中心昨天发布《2017年度北京市体检统计报告暨2013-2017年度体检统计资料分析》,数据显示,体重超标(超重+肥胖)者达38.47%,近三成人血脂异常。

年轻人老人超重肥胖突出

2017年北京市民健康体检数据显示,超重检出率达25.32%,肥胖为13.15%,超重检出率是肥胖检出率的近一倍,体重超标率(超重+肥胖)为38.47%。

专家分析,超重和肥胖总体随年龄增长而逐步增高,60岁至69岁达到高峰,超重达到34.33%,肥胖达到17.71%,体重超标率达到52.04%。超重和肥胖还呈现年轻化倾向,18岁至29岁年龄段人群超重率达15.62%,肥胖率为8.25%,体重超标率为23.87%。

2017年男性健康体检异常指标检出率排名前10位的是:血脂异常、超重、脂肪肝、甲状腺结节、骨量减少/骨质疏松、血尿酸升高、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血压增高、肥胖、颈动脉斑块。女性健康体检异常体征检出率排名前10位的是:乳腺增生、甲状腺结节、血脂异常、骨量减少/骨质疏松、超重、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脂肪肝、子宫肌瘤、血压增高、颈动脉斑块。

血脂异常检出率有降低趋势

近五年数据显示,市民血脂异常检出率有降低趋势,据分析这与北京市积极推进慢病防治工程以及全民健身运动有关,但血脂异常仍然不能忽视。血脂异常检出的定义为总胆固醇升高、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存在任意一项即为血脂异常。北京市体检人群血脂异常检出率为29.9%,低于中国成人总体患病率及国外资料显示的数据。

体检结果显示,血脂检测总人数2548985人,其中男性为1383415人,女性为1165570人。总体人群(男+女)血脂异常检出率、男性人群血脂异常检出率及女性人群血脂异常检出率分别为29.9%、34.83%和24.04%,男性人群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

男性在60岁之前,血脂异常随年龄增长逐渐升高,可能与工作压力大、过多社会应酬、过度吸烟饮酒、高脂饮食及生活不规律等因素有关;60岁后血脂异常检出率逐渐下降。女性在60岁之前,血脂异常检出率也随年龄增长逐渐升高,但检出率明显低于男性,60岁之后检出率明显高于男性,考虑与女性雌激素水平降低有关,因雌激素可以增加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活性,起到降低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的作用。60岁以后,女性渐渐失去雌激素对于血脂较低水平的保护作用。

慢性病风险因素仍存在

血脂异常、超重肥胖和脂肪肝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相关的高危因素,在近年重大异常体征检出率排名中均靠前。

2017年体检数据显示,北京市民血压增高14.22%,脂肪肝21.56%,骨量减少/骨质疏松21.43%,甲状腺结节25.26%,颈动脉斑块12.93%,空腹血糖升高10.22%,子宫肌瘤12.02%,幽门螺旋杆菌阳性17.39%。与2013年至2016年统计相比,血压增高、肥胖、骨量减少、血尿酸增高、空腹血糖升高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其他项目则有下降。

北京市体检中心新闻发言人钱文红表示,这表明人群中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风险因素仍存在,且还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持续影响人们的健康水平。因此,需要北京市民进一步调整生活方式,注意做到合理膳食,适当运动,心态平和,戒烟限酒。

据分析,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超重、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人群比例逐步上升,这是通常所说的代谢综合征组分,这些不良的机体代谢异常随着时间推移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动脉硬化、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死等,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或者交叉相关危险因素,对人类健康有着潜在的严重威胁,存在超重或肥胖、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人常常无明显的自觉疾病症状,大多是在体检中发现,从而造成诊治干预延迟、不利于疾病的早期防治及身心健康。

适度减重改善糖脂代谢

去年,北京市体检中心落实“北京市体育与医疗融合项目”,开展健康管理,对于有超重、肥胖、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空腹血糖升高等异常指标的体检人群进行运动与饮食干预。

专家称,研究表明,适度的减重可以有效改善肥胖患者的糖脂代谢。持续减重3%到5%,可以使机体血糖和血脂水平得到改善。适当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是降低机体血糖、甘油三酯及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最有效的途径。适宜的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对于降低体重及血糖、血脂水平,改善糖脂代谢效果显著。适宜的增加运动量可以提高患者机体的新陈代谢率,增强机体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降低自由基对胰岛细胞的损害作用,改善胰岛素抵抗,也可以增加机体骨骼肌细胞摄取和利用血糖的能力,降低血糖水平,还可以增强脂肪酶的活性,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长期坚持有氧运动有利于超重及肥胖患者降低体重,改善糖脂代谢。(记者 刘欢)

(责编:李轶群、杨迪)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