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脆性糖尿病,确诊有五点

特约记者 崔冰心

2018年09月27日08:16 来源:人民网-生命时报

受访专家:河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博士 尚 敬

“脆性糖尿病”这个词汇会让人觉得新鲜,但在临床上,这样的患者并不少。河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博士尚敬表示, “脆性糖尿病”其实并不可怕,但认识它很重要。

“脆性糖尿病”又称“不稳定性糖尿病”,主要发生在1型糖尿病以及某些胰岛功能近乎衰竭的晚期2型糖尿病患者身上。这类患者对胰岛素异常敏感,使用微小剂量的胰岛素即可引起血糖剧烈波动。在规定了进食量、运动量和胰岛素用量下,患者的病情还是极不稳定,患者通常表现为低血糖、高血糖、酮症酸中毒、昏迷等状况的反复出现。

在饮食、运动、用药不变的情况下,患者出现以下5种情况即可诊断脆性糖尿病:1.每天早上空腹血糖日差变化大于5.55毫摩尔/升,反复出现,血糖值呈两极分布;2.日间尿糖排出量在30克以上;3.不能预期的低血糖发作;4.频繁出现尿酮体阳性;5.每天血糖变动幅度大于11.1毫摩尔/升,而无明确原因。

“脆性糖尿病”的病因,通常是由于患者的胰岛功能完全衰竭所致。患者完全依赖外源性胰岛素调控血糖,而外源性胰岛素与生理性胰岛素分泌存在明显差别,不能像生理性胰岛素一样按需分泌,因此,就容易出现血糖忽高忽低、大幅波动。

脆性糖尿病对患者的健康危害很大。如由于血糖高低不稳定导致患者产生自暴自弃、焦虑、抑郁的心理情绪;反复无症状性低血糖会导致大脑认知功能严重受损,如果持续时间较长甚至会有生命危险;频繁交替的高、低血糖也会使患者的心血管和神经系统受到损伤。这类患者应增加血糖监测次数,尤其是夜间2~3点的血糖监测。在不发生酮症酸中毒和低血糖反应的情况下,空腹血糖控制在8~11毫摩尔/升。运动、进食要定时定量,强度不宜太大。此外,患者应注意生活作息及心理调节,家属应配合医生帮患者建立信心,增加依从性。

(责编:李轶群、杨迪)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