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关注慢性病年轻化系列报道③】莫让痛风困住年轻的身体

2018年05月09日08:29 来源:中国医药报

痛风是个既古老又现代的疾病,古代医书中早在两千年前就对痛风有所记载,到了现代,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痛风发病越来越多。以往痛风常被称作“富贵病”,是生活条件较好的人群易得的疾病;也被称作“老年病”,是由于老年人代谢水平下降之后才会发生的疾病,尤其是女性患者,一般绝经以后才发病。但是近些年,痛风越来越有年轻化趋势。尤其是夏天即将到来,吃海鲜喝啤酒,是很多人的心头好,也是由于此,痛风发病又将进入一个高峰。那么,什么是痛风,如何正确认识痛风,如何避免痛风?本报记者特此采访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赵绵松。

遗传相关 饮食诱发

14岁的小李是个初中生,和大部分这个年龄段的半大孩子一样活泼顽皮,只是稍胖一点,家人也不以为意。有一次上体育课,和同学们打闹的时候发现脚踝突然红肿、疼痛,以为是扭了脚,赶紧送到医院。经过骨科的一系列检查排除了感染和创伤,转到了风湿免疫科,一查,发现尿酸600μmol/L,进一步检查确诊为痛风。

怎么小小年纪就得了痛风?医生追问病史发现,小李的父亲有高尿酸血症,母亲有高胆固醇血症家族史,且舅舅也有痛风,小李平时饮食上也从来没有注意过,想吃什么就吃什么。食用较多含嘌呤食物以后,尿酸代谢发生障碍,造成痛风发病。“遗传倾向加上其体型偏胖,低龄发作,属于痛风中的高危型,如果不早期干预、严格治疗,将来会出现各种并发症。”赵绵松说。

痛风是一种代谢性疾病,是指嘌呤代谢异常,血液中尿酸“堆积”,由于高尿酸血症导致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尤其是尿酸盐沉积致关节病变,长期可发生痛风石和肾脏病变等。

为何会产生痛风?赵绵松提到,最直接的原因是血液中尿酸浓度增高,它一般由以下三个因素导致。首先是嘌呤摄入过多,如动物内脏、海鲜制品、大豆和豆浆等,都是嘌呤含量较多的食物,摄入过多之后超过身体代谢能力,“蓄积”造成体内尿酸增高。其次是尿酸排泄减少,以肾脏的原因为主。尿酸主要在肾脏进行排泄,由于各种原因如肾脏疾病、药物影响等可导致肾脏排泄减少,从而引起血液中尿酸浓度增高。最后是一些遗传性因素,由于先天缺乏尿酸代谢过程需要的一些酶,从而导致尿酸在体内的“堆积”。当各种原因导致血液中尿酸增加的时候,就埋下了发生痛风的潜在风险。

渐进发展 急性发作

痛风的发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通常会经过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急性痛风性关节炎、间歇性痛风期、痛风性肾病等几个发展阶段,通常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的阶段就可诊断痛风,并且应该尽量控制病情,以免发展至痛风性肾病。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是指还未出现痛风症状,但是血尿酸值已经偏高了,一般指男性血尿酸值超过420μmol/L,女性超过360μmol/L。“近些年患病率越来越高,体检中常发现这种情况,很多人未引起重视,但是如果不加控制的话,短到一两年,长到十多年,就会发生痛风。”赵绵松说。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年轻化、低龄化的趋势也是值得注意的,文献中报道最小年龄有3岁、5岁的患者,这种情况往往是由于基因缺陷导致。

“痛风患者85%以急性单发关节炎为始发症状,主要表现为急性单关节的红、肿、热、痛。其中70%以上的患者发生在第一跖指关节,疼痛剧烈,24小时内达到疼痛高峰,患处拒绝触摸和按压,无法行走,所以有‘痛风痛风,痛得要疯’的说法。1~3天达到高峰后,会持续3~5天,至7~10天慢慢缓解。如果有上述症状,加上血尿酸水平测定显示尿酸增高,一般来说就可临床诊断痛风。”赵绵松提到,诊断痛风的金标准是在疼痛肿胀的关节,抽取关节液,偏振光显微镜下看到尿酸盐结晶。但在实际情况中,此项操作比较痛苦,一般得不到患者的配合,执行比例不足5%。考虑到患者的感受,通常只是在患处有感染,需要和其他疾病鉴别的时候才会去穿刺。

“这几年出台了新的诊断分类标准,可以选用的两个影像学方法分别是超声和CT。超声可见关节面出现典型‘双轨征’,双能CT能看到尿酸盐在关节的结晶和对关节的侵蚀,还能用特殊软件处理,看到尿酸盐在骨骼内结晶的多少,达到半定量的诊断。”赵绵松介绍。

另外,在痛风急性发作时,建议同时行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等血液检查,及尿常规、肾脏B超等,综合分析,以便针对性地个体化治疗。

规范治疗 严格管理

赵绵松提出,如果已经确诊痛风,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药物。急性期治疗目的为控制肿胀疼痛。首选秋水仙碱,低剂量服用,效果较好,但要注意的是孕妇禁用;其次是非甾体抗炎镇痛药物,根据患者情况选用,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洛索洛芬钠、塞来昔布、依托考昔等;当上两类药物不耐受时,也可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或者肝肾功能不适合使用上两类药物时,可短期中等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能起到良好的抗炎镇痛作用。

痛风慢性期治疗目的主要是控制尿酸。赵绵松介绍,第一类是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其中别嘌醇以往较常用,但易过敏,初次应小剂量使用,同时注意肝肾功能;非布司他降尿酸效果优于别嘌醇,不良反应也少于别嘌醇。第二类是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代表药物是苯溴马隆,应注意当肾功能不全或者有肾结石时不能使用。

痛风患者坚持了规范的药物治疗是不是就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大吃大喝了呢?答案是否定的。赵绵松指出,痛风性关节炎,最初发作少、间歇期长,但随着年龄增长,间歇期会越来越短;患者体内的大量尿酸盐结晶,长期下来会形成痛风石,也会对肾脏造成损害。因此,慢性期长期疾病管理应该是生活中一个重要环节,具体措施有:减少高嘌呤食物摄入,限制啤酒摄入,减少饮料摄入;鼓励多饮水尤其是碱性的水,增加新鲜蔬菜摄入;适当运动控制体重,但应避免剧烈运动产生内源性尿酸。

最后,赵绵松提示,鉴于痛风和高尿酸血症逐年增高的发病率和逐渐的年轻化趋势,没有这方面问题的人也不能高枕无忧。不良饮食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原因,应该坚持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控制体重、定期体检。父母或者亲属有痛风发作的人群,需要特别警惕。(记者 王宇润)

(责编:李轶群、杨迪)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