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新一代耐药检测技术助力艾滋病精准治疗

记者廖亮

2018年03月02日08:33 来源:中国医药报

目前艾滋病虽然不能根治,但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如果能有效配合病毒的耐药性检测及开展精准治疗,患者可以接近正常人的生活质量和寿命。这表示,艾滋病已由过去的“绝症”成为一种“慢性病”。日前,“艾滋病耐药国际研讨会”在山东烟台国际生物科学园区召开,来自国内外该疾病领域及研究耐药性问题的临床和科研专家济济一堂,共同交流和研讨艾滋病病毒检测、治疗用药方面的新技术和新策略。

“如今因艾滋病导致死亡的病例已经很少了,艾滋病不再是‘不治之症’。”研讨会上,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康殿民说,目前,中国治疗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约有90%以上已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这一比例在山东省更是高达95%。如今因艾滋病导致死亡的病例已是少数,虽说目前艾滋病尚未被完全治愈,但通过积极有效的治疗,患者的预期寿命及生活质量相较之前已获显著提升。我国约有5%~10%的患者目前治疗效果不够理想,主要归因于艾滋病病毒的耐药性问题。

目前,我国已为所有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以及感染者免费提供抗病毒药物治疗。然而艾滋病病毒的变异和对于抗病毒药物的耐药性问题,已成为阻碍治疗取得效果的关键因素。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病理系赵玉琪博士说:“鸡尾酒疗法的特点是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选择和不断调整相应的药物。在制定治疗方案之前,耐受性突变的检测必不可少。耐受性突变的检测就像打仗时的‘侦查雷达’一样,只有随时洞悉敌情,才能实现个体化的精准治疗,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此前我们惯常使用的Sanger测序法只能检测到20%的变异频率,并且检测报告生成需要很长的时间”,赵玉琪博士补充道:“现在新一代的二代测序技术可将检测能力从以往的20%的病毒变异频率提升至5%的病毒变异频率。相较Sanger测序法,该技术的敏感度更高、检测速度更快、有助于将艾滋病病毒对人体的损伤降至新低。”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只要加强耐药监测,及时调整用药,规范治疗和疾病管理,艾滋病将成为可有效管控的慢性病,社会大众需予以正视。

(责编:盛月、权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