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患儿家长对医生应多些体谅

2018年01月30日09:19 来源:健康报网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一名儿内科医生,在一夜诊疗67个孩子、3次大抢救、若干次小抢救之后,于1月27日脑血管破裂,倒在了患儿床边。同一天,同一科室的一名规培医生连轴转,感染上了脑炎。1月28日,记者了解到,当晚医院集合了全院的专家力量,对劳累过度导致脑血管破裂的医生进行了全力抢救。(1月28日澎湃新闻)

假如将这件事与这家医院当天发生的另一件事联系在一起,就会让人五味杂陈。1月28日,连云港海州公安微警务发布通报,27日2时38分,一名3岁患儿的家长因没有及时找到医生,打砸急诊值班室内的电脑、打印机等物品。当时,这名医生正在另一处抢救患者。

尽管该通报指出,第一人民医院另两名医生的病情与此案当事人无关,但两件事同时发生,不能不让人思考。因儿科医生荒,该院急诊医生分担了部分儿科工作,没被急诊患儿家长及时找到完全可以理解,何况家长当时面临的事情只是看一看皮试结果。不知这位家长知道几乎在自己打砸医院的同时,一名儿科医生倒下了,会是什么心情。

家长闹事与医生累倒同样存在内在关联。待遇低、工作累、风险高,是很多人不愿意做儿科医生的几大原因。除了儿科诊疗比较困难外,更关键的是,孩子是家长的宝贝疙瘩,受一点委屈或怠慢,家长往往表现得更有戾气。儿科已成为医患冲突的重灾区,导致儿科医生的数量难以增加,甚至出现改行或辞职等现象。儿科医生少了,现有儿科医生就会更累,他们累倒累病,自然会让儿科资源更加紧缺。

这两件事放在一起带给社会的启示是,化解儿科医生荒,需要从各方面发力。其中,降低儿科医生的职业风险,是极其重要的方面。假如儿科医生总是在惶恐中工作,则难以增加儿科医生的职业吸引力。(罗志华)

(责编:许心怡、权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