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出国旅行前 让自己的脑血管接受一次“安检”

2018年01月29日09:01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56岁的杨先生在某大型企业做高管,紧张的工作、不规律的作息,让他在40岁就患上了高血压。去年年底,杨先生感觉头开始一跳一跳地疼,可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今年初,他利用年假去看望在美国留学的儿子,刚到芝加哥的第三天,尚未倒过时差的杨先生,突然感觉剧烈头痛,随后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惊恐万分的家人把他送到医院急诊时,杨先生已意识不清,急诊头颅CT诊断报告显示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其元凶是脑动脉瘤破裂。诊断明确后,杨先生立即被送入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治疗,2个月过去了,花费了100多万美元,至今仍然昏迷不醒。

  杨先生的弟弟、妹妹在得知脑动脉瘤有遗传倾向后,遂进行了头颅磁共振脑血管成像检查,其弟弟发现自己的头部也隐藏有一颗小的动脉瘤,遂采用经股动脉微创介入手术,从根源上消除了脑动脉瘤破裂的可能。

  脑动脉瘤知晓率低 患病致死致残率高

  与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相比,目前人们对脑动脉瘤的认识仍较为陌生,但它的确是埋藏在脑内随时引爆的“定时炸弹”。2009年10月,著名笑星赵本山因脑动脉瘤破裂被送进医院,引起公众对脑动脉瘤的广泛关注。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王中卿介绍,脑动脉瘤的名称虽然带有一个“瘤”字,但并非肿瘤,而是脑动脉管壁结构异常,尤其是血管分叉部位的内膜在先天生长发育时比较薄弱,长期血流冲击致使局部异常膨出,好比管壁上吹起的小气球形状的“瘤子”,这个小气球极薄,随着体积逐渐增大,随时有爆裂的危险。

  脑动脉瘤破裂的直接后果是全身血液都顺着这一缺口流向大脑并压迫脑组织,最终导致患者死亡。王中卿介绍说,脑动脉瘤的第一发病原因是遗传因素,脑动脉瘤有家族史及遗传倾向;其次是年龄、不良生活习惯、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糖尿病等;第三与感染性疾病和外伤等有关。中医认为,脑动脉瘤以头痛为主症的,可以称为“头痛”,根据其伴随的症状可辨证为瘀血阻络型。如果以眩晕为主症的,则为眩晕,根据其伴随的症状可辨证为肝风夹痰瘀证。

  统计分析表明,我国居民中有颅内未破裂动脉瘤人群约为8.61%,由此推算约有4千万颅内动脉瘤携带者。王中卿指出,脑动脉瘤的可怕之处在于很多情况下是潜在的、安静的,但在某些因素下,如情绪波动、大小便用力、妊娠分娩、体力劳动、性生活,以及像杨先生那样长途奔波所致疲劳时,就易使血压骤然升高,酿成脑动脉瘤破裂的悲剧。动脉瘤破裂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以40岁到60岁最多。脑动脉瘤是引发脑卒中的前三位“推手”之一。最为重要的是,动脉瘤破裂的死亡率及致残率最高,30%的人来不及急救就撒手人寰,再次破裂的死亡率高达60%~80%,第三次破裂几乎无生还可能。

  脑动脉瘤早期无症状 临床筛查尤为重要

  王中卿说,尽管脑动脉瘤在较小和没有破裂时几乎没有症状,不容易发现,但日常生活中还是有蛛丝马迹可循的。

  视觉障碍 脑动脉瘤不断增大造成视神经受到压迫时,会出现由非眼科疾病导致的头痛、视力下降、复视、斜视、上睑下垂、视野缺损或单侧眼球突出,甚至视力忽然减退,乃至失明。

  运动障碍 当动脉瘤位于控制运动、感觉或语言的区域时,则易出现走路不稳、肢体无力、说话不清等问题,甚至癫痫发作。

  精神异常 脑动脉瘤也会影响人的情绪,人的部分情绪活动是受大脑额前叶的调控,此部位若有脑血管瘤可影响正常的精神活动,引起脾气突然变差、遇事急躁、兴奋、躁动、抑郁等精神异常表现。

  因此,日常生活中应该多注意身体变化,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诊。王中卿说,目前的常规体检项目更多的是针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头颅CT及磁共振只能发现比较大的动脉瘤,而对更常见的中、小动脉瘤检出率几乎为零。对于脑动脉瘤的筛查,目前只有头颅三维CT血管成像及磁共振血管成像才能早期发现,但由于检查费用较高,常规体检通常不包括这个项目。因此,人到中年,特别是开头提到的杨先生那个年龄段的人,出国探亲、访友或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之前,在有条件的时候,一定记住做一次脑动脉瘤筛查,以便通过严格的“安检”,及早揪出体内的“隐形炸弹”。

  需要强调的是,如果脑动脉瘤一旦破裂,就会形成蛛网膜下腔出血,表现为骤然发生的剧烈头痛,这种疼痛是最常见的症状,被描述为“有生以来最严重的头痛”,有种被棍子狠狠地打击了一下的感觉,或者像钳子紧紧夹在头部一样,常常伴有恶心、呕吐、颈项强直、意识丧失,这时就需要立即住院救治,努力挽回生命。手术或介入治疗之后,可以采取中医治疗,采用活血通络、软坚散结、理气化痰的中药进行调理。(衣晓峰)

(责编:许心怡、聂丛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