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帮公众谢绝“谣言式关怀”

张崇乐

2017年12月20日08:41 来源:北京日报

  近年来,带有“别再吃了”“别再喝了”“别再用了”等字样的“关怀式谣言”频繁霸占朋友圈。这些温馨的提醒,打着“为你健康着想”的幌子,堂而皇之地出现在各大媒体平台,更带来一系列社会负面影响。

  “善服药者,不如善保养”,健康养生自古以来便是人们关心的头等大事。也正因如此,人们看到有关此类话题的文章时总是格外关注,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希望能够把消息及时地分享给身边的人。这种亲朋好友之间的关切本无可厚非,但若不加甄别地对信息加以扩散,一不小心就会成为谣言的传播者。一段时间以来,“吃素长寿”“碱性食物防癌”等养生文章层出不穷,有人感慨“活了几十年,始终没搞清一天到底应该吃几个鸡蛋”。如此“关怀”大量传播,不仅造成了极大的信息混乱,更在动摇公众的理性认知和经验判断。

  健康问题人人关心,也正因如此,健康信息才有利可图。放眼当下,部分媒体平台与自媒体、广告商之间已然形成了某种“灰色利益链”:自媒体创作内容,媒体平台给予发布,目的是吸引更多的阅读量和粉丝数。平台有了关注度,广告商自然会找上门,如此一来,靠谣言博得眼球的盈利模式便宣告形成。更需警惕的是,谣言虽小,但破坏力之大却难以估量。比如,有文章称阿司匹林在心脏病发作时是“救命药”,但部分类型的心脏病患者服用此药反而会“夺命”。此前曝出的“打针西瓜”“塑料大米”等谣言,也给相关种植户和企业甚至整个行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对于这样的造谣生事之举,亟须祭出法治重拳,最大限度地斩断谣言滋生和传播的利益链条。

  人们常说,造谣一张嘴,真相跑断腿。不让谣言有可乘之机,就得让真相始终跑在谣言前面。而其中的关键,就在于相关政府部门和权威机构以通俗的表达方式、灵活的沟通手段,多渠道公布信息,预见性地就公众关心的健康话题予以答疑解惑,帮助公众增强辨别能力,谢绝“谣言式关怀”。同时,公众也要努力提升自身明辨是非的能力。当好身边亲人的“健康医生”,仅靠不加甄别地“分享”远远不够,还需尊重科学,提高科学素养,切忌“好心办坏事”。各方协力、形成合力,“关怀式谣言”才能无处遁形。

  信息爆炸的时代,谣言传播的成本越来越低,速度越来越快,影响越来越大。终结这一乱象,既呼唤相关领域的“治”,也需要普通公众的“智”。生命健康无小事,唯有从根本上提升国民的科学素养,谣言才能早日得到遏制,“健康中国”的目标才能早日达成。

(责编:崔元苑、许心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