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睡眠抽动不是长个子

系古老灵长类留下的遗产 大脑误读肌肉放松信号发出紧急提醒

2017年12月01日08:36 来源:北京晨报网

  你睡觉时腿部会不自觉地抽动吗?小时候你是不是总以为自己抽动是在长个子?那么,为什么等你成年了之后,还是会抽动呢,难道生命不息长个不止吗?其实,有一种比较普遍的理论从进化的角度分析了这一过程,抽搐是某种古老灵长类动物产生的条件反射,当它们进入睡眠后肌肉就会放松,但是大脑会担心你边睡边从树上往下掉,于是赶紧通知肌肉快速作出反应。

  抽动可能由外部刺激引起

  睡觉时抽搐又称临睡抽动,又称为睡眠启动或入睡抽动,它实际上是一种无意识的肌肉痉挛,一般发生在入睡的时候,即清醒状态和睡眠状态之间的过渡时期。

  我们的肌肉痉挛可能是自发产生的,也有可能是由声音、光线或者其他外部刺激引起的。一些人称他们在入睡抽动时伴有幻觉、梦境、坠落的感觉,或者来自大脑内部的亮光或噪音。入睡抽动很普遍,一些研究表明60%到70%的人有过这种经历。许多人可能会在经历了抽动后自己却不自知,因为我们通常睡醒了就忘记,特别是睡眠质量良好,没有被“剧烈抽搐”折腾到醒来的时候。

  抽动来自古老灵长类反射

  一些科学家认为,某些特定因素,例如压力、焦虑、疲劳、咖啡因和睡眠不足等,可能会增加入睡抽动的频率或严重程度,但是这一观点目前缺乏决定性研究的支持。

  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诊所睡眠障碍中心的心理学家和行为睡眠医学专家米歇尔·德雷鲁普认为,剧烈的体育运动或者在晚上锻炼也会增加入睡抽动。虽然研究人员还不确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但是他们又提出了一些其他理论。有一种假说认为,入睡抽动是身体从警觉到睡眠状态的过渡过程中一个自然的部分,当神经在此过程中“操作失误”了,就会发生抽搐的情况。另一种比较普遍的理论从进化的角度分析了这一过程。这种理论认为,抽搐是某种古老灵长类动物产生的条件反射,当它们进入睡眠后,肌肉就会放松,但是大脑将这一过程误读了,以为这些灵长类动物会边睡边从树上往下掉,使得大脑赶紧“通知”肌肉快速反应,以防摔下去。

  “通常情况下,入睡抽动是完全正常的,没有什么值得担心的。”德雷鲁普说,“不过如果抽搐影响到你,或者你对此感到焦虑,影响到了睡眠本身,那么还是应该找到睡眠专家咨询一下。”

  ■链接

  说梦话是因为什么?

  除了睡觉中无意识地动动腿,很多人的嘴也没闲着。估计很多人都被别人好心提醒过:“你睡觉讲梦话哦。”别人可能只是提醒一句,但是我们可能纠结一阵:我说什么了?说了什么尴尬的、不该说的话吗?我们的梦话可能揭示了一些深层的、潜意识的渴望,而我们自己却通常没有发觉。最后留下的就是一张纠结的好奇脸:我到底说了啥?

  其实,大多数的梦话都没有想象中那么有趣。研究发现,大多睡觉时发表的“演讲”都是简短的、无意义的话语,这场“演讲”通常只会持续一到两秒钟,很少能出现什么引人深思的言论。

  说梦话学名为“梦呓”,无论是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还是非快速眼动睡眠阶段都有可能发生。当我们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做梦的时段)说梦话时,通常是由于“运动突破”引起的。我们睡觉时,嘴和声带应该正在或处于不活跃的状态,当嘴部活动被短暂地启动后,我们在梦中所讲的话就被大声地“告知天下”了。

  长大后说梦话会好转吗?

  究竟有多少人爱说梦话?想要统计这一数字非常困难,因为我们通常在整个过程中都是睡着的,我们的另一半或者同屋的朋友们也是睡着的,当然,除非我们的梦话说得太激烈,直接吵醒了所有人。

  虽然梦话的普遍性很难估计出来,但是研究发现,超过一半的孩子都有偶尔说梦话的情况,随着年龄的增长,说梦话的行为会变得越来越少。除了梦话,其他的睡眠“奇葩行为”,例如梦游和磨牙,也都是随着年龄增长而慢慢减少。成年人长期梦呓会被认为是一种睡眠障碍,可能是由于压力和其他因素引起的。

  睡眠心理学家亚瑟·阿金曾经这样描述说梦话:在睡眠者突然又意外地爆发出声音后,他们又重返寂静的睡眠。“让人联想到一头一直在水下游泳的海豹,浮出水面只为了那一声兴奋的、强硬的、似乎有所思的叫声,之后又转身回到了水下。”(陈小丹 编译)

  

(责编:许心怡、权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