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健康医疗大数据、精准医学、创新药

透过三大“热词”看未来医疗的模样

记者 严圣禾 党文婷 本报见习记者 王忠耀

2017年09月28日08:36 来源:光明日报

  利用分子育种技术培育出的农作物种子。资料照片

  上海正大基因科学研究院的技术人员正提取脂肪细胞进行PPC可编程细胞的培养,以便后期对有缺陷的基因进行功能修复。新华社发

  科研人员在高通量、高内涵药物综合研究平台实验室内进行实验操作。新华社发

  生物产业是21世纪创新最为活跃、影响最为深远的新兴产业,也是我国在经济新常态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创新型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其中,健康医疗大数据、精准医学、创新药既是前沿热点生物科学技术,也是事关全民福祉的基础民生应用,在9月21日—23日举办的2017深圳国际生物技术领袖峰会上,众多专家、学者的目光再次聚焦这三大生物产业的“热词”,并对其进行了纵深解读和研讨。

  1.健康医疗大数据:不只是“网红”那么简单

  作为现今网络热词的健康医疗大数据,其近期发展究竟如何呢?记者带着疑问,走进了本届国际生物技术领袖峰会中一场主题为“健康医疗大数据发展的机遇与挑战”的高端对话。

  提到健康医疗大数据,与会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贺林对如何更好地将大数据技术引入生命科学研究领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贺林提出,何谓健康医疗大数据、怎样建设和使用这个数据是两个必须搞清楚的问题。他认为,在生命科学领域,数据能否标准化,如何标准化,都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为一位常年深耕于计算机临床应用科研的学者,自称“数据科学家”的美国医学信息学院院士、美国梅奥医学中心生物医学信息学系主任刘宏芳开场不久就亮明了自己的观点:大数据必须和应用结合起来才能体现其力量。她认为,大数据必须应用起来,但并非一两年时间就能看到效果,而是要依托一种长期的投入。大数据的收集,既可以帮助科学家们做出更精准的数据决策,也可以帮助机器建立学习系统。

  对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未来发展,刘宏芳认为大数据的发展要以人为本,应当能够帮助普通老百姓更好地实现疾病的分诊和导诊,建立更加高效和具有针对性的数据收集平台。

  在对话中,美国信息学院主席道格拉斯·弗里斯玛从美国普及多年的“电子病历”案例出发,就打破数据孤岛和数据隔离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和看法。

  2.精准医学:“有的放矢”不再是梦想

  作为基因组测序技术和信息技术领先的国家,近年来,我国在精准医学方面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并带动了整个医疗产业效率的提升和医药研究的革命性发展。精准医学对于社会健康事业到底有何意义?9月21日,本届深圳国际生物技术领袖峰会上,一场名为“精准医药创新创业前瞻”的高峰论坛向人们阐述了精准医学的现在与未来。

  作为脑科学领域的杰出专家,香港科学院创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明杰用一个通俗易懂的例子讲述了精准医学对克服疾病、研发新药方面的作用。他表示,目前精神疾病的发病率较高,对社会和家庭、个人都有着非常巨大的影响,但治疗精神疾病的有效药物尚未被研发,这是因为我们并不了解大脑,因此不知道大脑为什么出错。张明杰表示,通过研究,他的团队发现蛋白质相互作用以后,可以通过相变高度聚集引起化学反应,从而引起信号处理的变化,这就能够解释很多精神疾病基因的突变,让未来探寻大脑疾病的治疗方法有了新的方向。

  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药学院院长邓子新用天然产物在新药创新的应用,来说明精准医学中药物研发方面的发展和未来的趋势。从上个世纪末期以来,类似青霉素等天然产物筛选成为新药的速度直线下降,人们开始从自然的正常环境转向深海等极难生存环境中寻找这些微生物。邓子新表示,分子生物学就像一个“开关”,使这些微生物的发现和应用有了新的途径。未来,药物研发将通过基因的改造驱动来“拼图”,把基因做成标准化的基因,并对不同的基因进行分类,发展一些不同生物合成途径的基因,进行组合生物合成技术,让每一个结构微小的变化可以形成一个药物的衍生,有了对药的深度认识,就能让研发“有的放矢”。

  3.创新药:核心竞争力所在

  作为本届峰会的同期活动,在22日的“深圳·坪山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峰会”上,多位专家都提到了创新药这个关键词,认为创新药才是核心竞争力,只有提升这一核心竞争力,才能夯实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基础。

  中国工程院院士丁健指出,虽然仿制药在老百姓的基本用药中也起了很大作用,相比而言创新药周期长、投资多、风险高,我国在新药研制方面一直比较弱。但长远来看,创新药对国家经济、国民的健康,甚至对国家的安全都有重要影响,长期回报更高。

  曾经在国际知名制药企业工作多年的美国科学院院士孙勇奎举例说,在20世纪80年代得艾滋病基本就相当于被判了死刑,但由于新药的研发,现在艾滋病的死亡率降低了80%,变成了慢性病。新药研发是个非常漫长的过程,早期的基础研究很重要,跟后续药物临床研发产业化的过程相互结合也非常重要。

  为什么一定要做创新药呢?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学敏坦言,是因为现在一些重大疾病还没有有效的药,所以只能从创新药上去找前途。希望坪山乃至深圳可以在政策上、机制上进行一些创新,让在其他地方做不成、做得慢的创新药在深圳坪山很快就能进行临床试验,从而尽快造福肿瘤病人。

  对于深圳坪山如何发展生物制药产业,孙勇奎院士也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要建立良好的新药研发生态环境,例如搭建公共技术平台和政府服务平台等;二是要舍得投入大量的研发资金。

  法国国家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韩忠朝则提议,坪山如果想在生物医药领域继续做大,需要建立一些整合的技术平台,也就是目前全球所热议的工业化制备平台,包括基因和细胞治疗等诸多领域。只要整合好这些技术平台,就会吸引一大批利用这个平台做出各自独特产品的优秀企业。

(责编:盛月、权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