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北京医药分开四个月成效显著 调查显示90%以上患者满意

医疗改革让医患双方实现共赢

2017年08月29日11:00 来源:中国妇女报

编者按

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先锋,首都的医改进程备受关注。今年4月8日,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正式实施,北京超过3600家医疗机构同时行动,投入到改革的浪潮之中。破除“以药补医”,实行药品阳光采购,设立医事服务费……种种举措,纷纷在北京先行先试。

据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近日在北京二、三级医院中对患者开展的独立调查显示,91.7%的患者支持医改,82.2%的患者认为医改有利于分级诊疗,83.8%的患者对医疗收费持肯定态度,90%以上的患者满意就医状况。

8月24日,在接受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采访时,北京市卫计委主任雷海潮表示,北京市医疗机构的基层诊疗量、技术劳动收入、可分配收入、医保保障和医疗救助力度出现了“五上升”局面;药费和药占比,二、三级医院诊疗量,大型设备检查费,医保患者负担则出现了“五下降”趋势。

药费降了,患者看病方便了

北京市同城同步推进,参加改革的医疗机构坚持属地原则,按照统一部署同步实施改革。除市区所属公立医院外,还包括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部队医院、国企医院以及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所属所管医院。政府购买服务和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定点的社会办医疗机构,采取协议方式,自愿申请参与改革。改革范围、规模空前,达到3700多所。

为了改善小病不去大医院就诊,北京分级按职称设置医事服务费,释放明确的引导基层首诊的价格信号,调整医保报销政策,向基层倾斜,促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

此次改革,将医事服务费纳入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报销范围。

目前,与去年同期相比,三级医院、二级医院门急诊量分别减少12.5%和5%,一级医院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增加11.5%,城区部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诊疗量增加20%左右。一些普通病常见病逐步分流到基层机构,大医院的医疗资源紧张状态得到有效缓解。

在某三级甲等医院的专家门诊室前,护士小李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以前在这里值班,中午到十二点半甚至一点多,专家出不了诊室的情况是家常便饭,如今,情况好多了。

雷海潮介绍,目前,门急诊中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号就诊人次分别减少9.9%和22.8%,看专家难的问题有了缓解,有限的专家名医资源能更好地服务于危重急难患者。与此同时,三级医院更加注重住院服务提供,平均住院日明显缩短,服务效率改善。

雷海潮表示,下一步,北京市将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健康北京建设,为群众提供更加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持续改善居民健康水平。

医改目的之一是消除逐利机制,突出公共利益。如今,北京通过取消药品加成和设立医事服务费及规范医疗服务项目,消除了医疗机构追求药品收入的逐利机制,为加强公益性奠定了良好基础,新的补偿机制得以建立并发挥作用。

雷海潮介绍,监测表明,医事服务费可置换原来的挂号费、诊疗费、药品加成收入,医疗机构收入含金量提高。

与去年同期相比,医疗机构2017年6月可分配收入增长21.9%。经对医疗机构可支配收入情况调查了解,5、6、7月份总体上趋势良好。通过规范医疗服务项目和收费,解决了一部分医疗服务项目收费显著低于成本的问题,中医、儿科、妇产、护理、传染等部分短板专业得到发展支撑。

而对于老百姓而言,最直接的感受自然和费用有关。如今,医药分开控费成效显现,费用稳中有降。

据统计,北京市4月8日改革实施以来,医药费用仅增长2.2%,剔除上半年全市居民消费物价指数2%涨幅后接近零增长。

“药品阳光采购金额累计206.4亿元,共节省药品费用16.4亿元,药品价格平均下降超过8%。仅药品阳光采购一项,预计今年可节省药品费用30亿元以上,高于预期。”雷海潮说。

目前,二、三级医院药占比由去年同期的42%下降到34%,且仍在下降。门急诊次均药费与去年同期相比三级、二级医院分别减少了7.4%和9.8%,一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增加5.4%。住院例均药费在三级、二级和一级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别减少了17.7%、15.9%和17.2%。

“先诊疗、后结算”已铺开

费用在稳中有降,那么百姓看病是否比以前更方便了呢?

在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大厅,全科诊区分别设置自助挂号取号机,先诊疗后付费,减少患者排队等候时间。

张阿姨是这里中医康复科的常客,她告诉记者,这里的中医康复科便民惠民一站式服务“很方便”,比如,自己的老伴,在中医康复科缴纳一次中医康复诊区的医事服务费,即可完成中医门诊、中医康复门诊的看诊。包括中医辨证施治、针刺、艾灸等中医适宜技术、所有康复理疗项目、中医经络测评、老年人体质辨识及中医养生保健指导项目的看诊,省得来回跑。另外,张阿姨表示,这里的中医康复科中医门诊4月8日起开设了六日门诊,“除了满足患者就医需求,周末那些上班的人也有时间看中医了,儿女们也可以陪老人看病了。”

方庄社区是一个缩影。

如今,在北京全市的180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实施了“先诊疗、后结算”服务,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可在社区获得105种常用药品。4个月来,北京市的社区开出2个月药品长处方一万余张,减少了部分慢性病患者往返医疗机构开药的次数与时间,大大方便了患者。

如今,重点人群与家庭医生签约率超过75.4%。二、三级医院改进预约就诊服务,预约时间更加精确。同时,加强医院内层级就诊,增加知名专家团队服务。以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例,就诊患者一律按照普通门诊收取20元医事服务费,医保患者到中心只需缴纳1元钱就可以看任何级别的医生,减少患者到社区中心就诊的负担。

基层首诊效果明显

随着医改深入进行,到社区看病的患者增多,与此同时,毕竟社区药房药库面积、药剂调配人员数量有限,传统的药品销售模式在实践中已很难满足患者的用药需求了。如何能让社区群众用药少跑腿、更方便地及时拿到所需要的药?

对此,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吴浩介绍,针对中心药库空间不足,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华润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中心药房采购系统与华润公司药品库房实现联网,解决了药品短缺问题。截至目前,共开具长处方318张。签约患者享受特殊用药申请服务,签约患者的特殊口服用药(化疗药及生物制剂除外),在北京市社保报销目录范围内,患者申请,社区医生严格审查,开启绿色代购通道,截至目前共代购85人次,涉及药品种类102种。

方庄社区共有居民11.07万,目前签约服务居民3.38万,签约率达到30.2%。据吴浩介绍,其中重点人群签约率达到75.2%、其中四大慢病人数为13624人。

“社区服务中心与天坛医院双向转诊服务,家庭医生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实现天坛医院24小时精确科室转诊服务;搭建社区脑卒中患者数据共享平台,与天坛医院、120急救中心建立医联体,天坛医院与120急救中心均可调阅患者健康档案,同时,患者在天坛医院的就诊信息和完整病例同步传回我中心平台,从而实现全科、专科信息共享,方便患者到上级医院就诊。”吴浩认为,这极大方便了患者,也打消了许多患者对社区服务的担心和顾虑。

“医改后中心门诊人次比较去年同期增长16.1%,医改后中心各科室除妇科因工作人员病假外,其余科室的诊疗人次均有上涨,其中全科门诊的诊疗人次增长明显,同比增长29.5%,中医康复科同比增长38.5%。这说明医改政策起到了引导居民基层首诊的效果。2017年4月8日至今新增社区签约患者9464人。”吴浩说。(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耿兴敏)

(责编:李轶群、权娟)


相关新闻